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三防鴨:漂浮在廟山深處的美味

三防鴨:漂浮在廟山深處的美味

融水,位於雲貴高原妙靈山東延伸區,多峰、多山、多谷環繞,形成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來自大山深處的流水匯聚成縱橫交錯的河網,水質純凈自然,每天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生命。生活在山裏的融水人,享受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甚至從食材的誕生到食物的形成,都帶著淳樸原始的自然。

每壹個去過融水的人,每當和當地人討論美食的時候,壹定會提到三房鴨。這是融水人的驕傲,是純凈山川帶來的禮物。

三房鴨是廣西馬驍鴨的壹種,是當地人民長期封閉、自繁自養形成的地方家禽品種。因主要分布在以融水三坊鎮為中心,以三坊鎮為主要養殖區的北江流域而得名。

在融水,每壹只能上桌的鴨子,都不能辜負它“鮮香”的名字。對於這種美味的香味,當地人有壹套因地制宜的養殖方法,這種獨特的養殖工藝使其獨具特色。

融水地區河流充沛,水質清澈,為喜水的鴨子提供了天然的生存條件。融水的人養鴨,大部分都是放養的,圍了足夠大的面積。鴨子放養在河流、水庫、小溪和稻田裏,讓鴨子們盡情玩耍。經過長時間的“野蠻生長”,三房鴨體型良好,比普通鴨子略小,比嬌小的更有朝氣。足夠寬廣的活動區域和充足的活動空間,讓三房鴨肉質細嫩緊實,口感鮮嫩。

好的肉質讓三房鴨從眾多品種中勝出,但“鮮香”才是三房鴨最吸引人的地方。融水人把所有的美味和耐心都奉獻給了餐桌上的這道美食。“群山環抱,溪水潺潺,以野草、蟲、魚、蝦、蟲、螺為食”,食物有其特殊的傳播方式。在食物制作過程中,香料可以把同樣的食物變成72種味道,但畢竟味道和原料是有差距的,只有食物與生俱來的味道才是食物的靈魂。融水人以香糯的米糠作為飼養三房鴨的主食,讓每只鴨子從第壹口食物就做好調整內在品質的準備。如果鴨子們來個選美比賽,三房鴨早就贏在起跑線上了。這樣養出來的三防鴨,可以保證入口的每壹塊肉都香甜可口,肉質鮮美,沒有腥味,肉味獨特。當地人有壹句順口溜形容這種苗山風味:“好吃無腥,鮮甜,皮薄油少瘦肉多,神仙吃了都不想走。”

食材質量越高,越需要保留它的原味。三房鴨的肉很香,可以大火燒,但最正宗的吃法是白切。白切鴨的做法,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美食家連煮鴨的清水都要稱重挑選,融水的地方條件得天獨厚,水質甘甜醇厚,無可挑剔。但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普通食客,煮鴨子的水選擇不多,只能退壹步,多註意煮的時機和溫度。

鴨子洗幹凈後,兩只爪子對折,放進肚子裏。鴨肚放姜片、八角等調料,去腥增香。然後將整只鴨子放入開水中,中間加熱均勻,要翻幾個面,直到熟,然後切塊。這個過程壹點都不能馬虎,溫度和時機的掌握完全取決於廚師的經驗。它的神秘和玄機只有在入口後的驚嘆中才能捕捉到。

切好片後,放入盤中,把片堆起來。可以看到鴨皮微黃,油光鋥亮,肉質細膩,薄而不柴,骨髓裏還能看到幾股血絲。氣味鮮香,入口嫩甜。真是名不虛傳“神仙吃完就不想走”。當然,廣西人大多喜歡把蔥姜剁成糊狀,和醬油、鹽拌在壹起蘸鴨肉吃,吃多了也不累。

古人雲:“百鳥都是珍貴的幼仔,唯獨鴨子是獨壹無二的。”鴨肉是家禽中為數不多的肉類之壹。壹只水煮鴨,當然讓人垂涎三尺,而壹杯精致的老鴨湯,顯示了主人的誠意,也能充分發揮三防鴨的鮮香。燉出來的鴨子酥脆鮮嫩,湯汁清澈,上面浮著壹層金黃色的油脂。壹般來說,鴨湯燉後仍有腥味,但三房鴨沒有這個顧慮。反而能激發出鴨肉的鮮香,讓人食指大動。

三防鴨是融水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最引以為傲的食材展現了最大的誠意。紅白喜事也少不了鴨肉。誠然,在烤鴨、醋血鴨、檸檬鴨、鹽水鴨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中,三房鴨作為壹種基礎食材,並不為人們所知,至今仍“養在閨房裏”,但如果走進融化的水中,這種苗山風味足以讓每壹位食客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