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骨質疏松癥:
納豆補鈣的機理是骨骼由維生素K2和優質蛋白質組成,先形成骨蛋白,再與鈣形成骨骼,積聚骨骼,增加骨密度。納豆含有大豆異黃酮和維生素K2。大豆異黃酮可以阻止骨骼中鈣的溶解,而維生素K2可以固定骨骼中的鈣。換句話說,大豆異黃酮和維生素K2的組合可以共同增強骨骼。
2、抗菌效果:
長野公共衛生汙染研究所進行的實驗表明,納豆的提取物可以將3萬個致病性大腸桿菌從0-157減少到40個以下。最近的科學實驗也證實,納豆芽孢桿菌對0-157相似致病性大腸桿菌0-11、0-144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其他致病菌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抗菌機理是納豆菌能產生殺菌物質吡啶二羧酸。
3、調理腸胃、潤腸通便、排毒養顏:
納豆菌不受胃液強酸影響,在腸道內迅速定植。納豆菌產生的吡啶二羧酸能有效殺滅和抑制腸道內的有害細菌和病毒。使腸道菌群達到健康的動態平衡,快速解決便秘、腸炎、腹瀉等問題,給妳壹個健康的腸道。所以納豆菌的通便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我們都知道50%到80%的糞便是腸道細菌和他的身體。腸道細菌活躍時,大便就會通暢。這就是通便的原因。每天大便壹次,可以清大便,排除毒素。此外,納豆激酶可以溶解毛細血管中的血栓和脂肪,從而確保面色紅潤。
4、解酒,保護肝臟:
納豆激酶進入人體後,通過三個渠道構建酒精保護屏障:進入人體肝臟系統,分解肝臟解酒壓力,幫助解酒;進入人體血管系統,在腦血管區域形成關鍵的保護屏障,抵抗酒精對大腦的抑制作用;進入人體消化系統,迅速形成保護屏障,加速消化道泌酸,促進解酒。服用納豆可以快速解決飲酒後的不良反應,防止隔天醉酒。此外,納豆中的多種活性物質激活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肝功能,保護肝臟,有效預防和改善脂肪肝。所以日本流行壹句諺語:“喝酒時多吃納豆,防止兩天不醉”。
5、抗氧化作用:
眾所周知,異黃酮是抗氧化物質,可以防止細胞氧化,進壹步具有防癌的作用。吃壹包納豆可以吸收50毫克異黃酮,相當於美國推薦的預防癌癥的日攝入量。
據醫學報道,心肌梗塞和腦血管梗塞在淩晨3-4點最易發生,尤其是周壹早晨。考慮到納豆的溶栓效果可以持續8-12小時,所以要看教授的建議,每周吃2-3次納豆,晚餐時吃,周日晚上別忘了吃。
日本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自秦漢時期(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0-220年)開始制作。大豆經枯草芽孢桿菌發酵制成豆制品,有粘性,有臭味,微甜。既保留了大豆的營養價值和豐富的維生素K2,又提高了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發酵過程產生多種生理活性物質,這些物質是可溶的。
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預防便秘、腹瀉等腸道疾病,提高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雙向調節血壓,溶解陳舊性血栓斑塊,調節血脂,消除疲勞,全面提高人體免疫力。
納豆是以大豆(又名黃豆)為原料,接種納豆芽孢桿菌,高溫發酵而成。納豆起源於中國,傳入日本後作為營養食品和調味品使用。納豆類似於中國的發酵豆和怪味豆。納豆的保健功能主要與納豆激酶、納豆異黃酮、皂甙元、維生素K2等多種功能因子有關。納豆雖然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由於它的異味和黏絲,有些人對它敬而遠之。當然,這種食物的藥用程度絕不像某些商業宣傳的那麽神奇。而且它的保健功能不需要其他現代手段,專家強調傳統民間家庭釀造的就是最終的,要確切的傳承下去。
擴展數據
納豆的營養成分:
納豆含有大豆的全部營養成分和發酵後添加的特殊營養成分,包括皂甙、異黃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葉酸、食用纖維、鈣、鐵、鉀、維生素、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適合長期食用和養生。
據日本醫學家和生理學家介紹,大豆的蛋白質是不溶的,但制成納豆後就變得可溶,並產生氨基酸,而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酶會被納豆菌和相關細菌產生,有助於胃中的消化吸收。納豆的成分為: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碳水化合物6.09%,粗纖維2.2%,灰分1.86%。作為壹種植物性食物,它的粗蛋白和脂肪含量最高。納豆是壹種高蛋白的營養食品。納豆中所含的酶,食用後可消除體內部分膽固醇,分解酸化脂質,使異常血壓恢復正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納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