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款夏日養生茶能消暑定神養生防病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最容易出現口幹,心情煩熱,食欲不振,頭昏眼花,多汗,皮膚身癢,大太陽下甚至出現中暑等證,中醫在此提供養生夏日中藥茶飲,以供大家親自DIY的,以清熱定神,消暑,預防酷暑引起之各種病癥。
薄荷茶
組成: 薄荷,菊花,麥冬,甘草(或冰糖少許)
功用: 清熱消暑,清熱止渴亦適於多汗身熱而頭昏。
生脈茶
組成: 黨參,麥冬,五味子。
功用: 益氣生津,去煩除熱,補氣斂汗,口渴多汗,頭昏中暑適於元氣虛而不能溫補者之涼補。
金銀花茶
組成: 銀花,薄荷,天冬。
功用: 清熱止癢,多汗身熱,口幹口臭亦適於內有熱而皮膚癢之人。
血脂異常,特別是血總膽固醇升高者,必須首先進行飲食治療。即使服用調整血脂的藥物,也應以飲食治療為基礎,否則藥物的.療效也將被無嚴格節制飲食所降低。長期堅持飲食療法可使血脂下降10%甚至20%,輕度血脂異常者,不壹定要服藥也可能使血脂降至合適水平。下面本文就給您介紹幾款降血壓的飲品——
壹:雙桑降壓茶
出處驗方
組成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克。
功用祛風、清熱、活血、明目。
主治①高血壓病,癥見為暈目赤、視物昏糊。②外感或肝熱頭痛,目赤腫痛,周身酸痛。
制法上三味藥加大藥量,研極細末。每日用20~40克,放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蓋悶10~20分鐘後,代茶頻飲。
宜忌孕婦忌服。
按語桑枝歷來用作祛風濕,治痹痛,四肢拘攣等癥。葉桔泉氏在《現代實用中藥》中指出:“嫩枝及葉熬膏服,治高血壓,手足麻木。”桑枝皮有顯著降壓作用。茺蔚子即益母草子。功在疏風清熱、活血,臨床多作婦女月經不調、產後血瘀腹痛及目疾之用。它主含益母草寧,其水浸出液或醇——不浸出液,對麻醉動物靜脈註射,均有降壓作用,但持續時間較短。有臨床報導,服食大量的充蔚子後可發生中毒。故常用量以10~15克為宜。本茶所選三藥均有降壓作用。高血壓患者如能常服此茶,自然獲益匪淺。又據資料,用本方三味加水1000毫升,煎成6O0毫升,睡前泡腳30~4O分鐘,洗完睡覺,同樣有降壓效果。
石斛天冬茶
組成: 石斛,天冬,麥冬,甘草
功用: 生津止渴,口苦口幹,咽幹聲啞。
沙參天冬茶
組成: 沙參,天冬,青蒿,生地。
功用: 怯熱止煩,寧心定神適於躁熱有火,經常身煩熱,體溫低熱,或面紅發熱之人。
香茹茶
組成: 香茹,白扁豆,厚樸。
功用: 去濕補脾,消脹助食適於夏月食冰冷飲料過度,消化不良,腹瀉腹脹不喜食之人。
以上簡單之茶飲請用水煮後飲用,水量以500毫升,1000毫升左右,隨喜好增減,提供參考,但仍應請醫師辨證後,依個人癥狀所不同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