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餌時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註意搭配投餵多種餌料搭配投餵,或交互使用,利於營養互補,提高餌料的利用率。
(2)投餌位置投餵位置應相對固定,選擇對蝦經常活動處,實行定點定線投餵,不宜撒在深溝底和軟泥處。還應根據季節、水溫和對蝦活動特點,靈活掌握投餵點。如養殖初期,對蝦易分布在溫度較高的淺水面和池周圍,所以應投在這些淺水處;而炎熱的盛夏和養殖晚期,對蝦為避寒暑而潛遊於深水,可投在環溝的兩側或深水灘面上;傍晚對蝦喜歡沿池邊遊動,大風天則喜雲集上風頭,投餌時應追其行蹤,使其在較短時間裏將餌料吃盡。長方形池塘在進水閘壹端可保留壹段無餌區,以作為對蝦棲息和缺氧時的避難場所。在池中央排水,池內充氣的對蝦精養池,餌料不應投在易汙染的中央區。增氧機附近池底幹凈,氧氣充足,對蝦喜歡來這些地方攝食,所以在投餌時最好關閉增氧機。若開機投餌,餌料不要撒在增氧機處。
(3)投餌時間和次數在半精養蝦池,尤其是精養蝦池中,投苗後應盡早投餌,待使池內基礎餌料耗盡後再投是不適宜的。從每天的投餌時間看,應根據不同種類對蝦的攝食習慣,靈活掌握。對蝦在仔蝦和幼蝦初期階段,多數全日攝食,可均勻等量投餵。隨著對蝦的長大,對蝦夜間攝食的習性漸趨顯露,尤其是善潛沙的日本對蝦,當體長達7~8厘米之後白天即不攝食,投餵可只放在夜間。其他蝦類也要掌握白天少投,夜間多投。中國對蝦白天可投餌料總量的40%,夜間為60%。斑節對蝦白天35%,夜間65%左右。多數對蝦日落前後攝食強度較大。所以投餌量應相應加大。每天的投餵次數,應根據養殖集約化程度和餌料的種類,靈活掌握。活餌的投餵次數可少些,配合餌料應多些。總的原則為次多量少,壹般每天不得少於4~6次。
(4)為了觀察對蝦攝食情況,可在蝦池內設幾個投餌盤,放入餌料,以觀察對蝦的嗜食性和餌料余缺。另外,投餵鮮活飼料應首先註意其質量,應真正達到鮮活的要求,不得變質。投餵量決定購買運輸量,運抵後立即沖洗和加工投餵。活的藍蛤和尋氏肌蛤可壹次投餵數日的量,藍蛤宜集中成堆投放。尋氏肌蛤應分散均勻投放。其他較大的貝類應壓碎沖洗後按當日的投餌量投餵,小雜魚、雜蝦可直接投餵,大的魚、蝦和蟹類應切碎沖洗後投餵。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保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