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做面包有什麽技巧?

做面包有什麽技巧?

在做面包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面包狀態不理想的問題。比如面包過小或過大、皮色過淺或過深、皮有氣泡、皮過厚、面包內部灰暗無光、內部顆粒粗大、發酵不易擴大、發酵過快、組織差、風味口感差、儲藏差。那麽,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問題,做出好面包呢?

吃慣了店裏的面包,總想自己嘗嘗,但情況頻發?

了解烘焙理論是壹個很好的基礎,但是如果真的想掌握各種實用的烘焙技巧,還是要通過實踐中的各種失敗案例來發現問題,然後找到答案。

1,面團攪拌

和面可以說是整個面包制作過程中最關鍵的壹步。面團除了簡單地將所有原料混合,還要在案板或操作臺上反復揉搓,使其具有粘性和彈性,直到用手能扒開壹小塊面團成膜。

如果不想用手搓,也可以用廚師機或者面包機代替。

2.初級發酵

將揉好的面團放入發酵碗中,蓋上保鮮膜,防止面團表面在發酵過程中變幹。將碗置於30~40℃的環境中最有利於酵母的活動。當面團發酵到2~3倍大時。如果發酵失敗,可能是環境溫度不合適,或者酵母本身活性不足。

只要水溫略高於體溫,過高的話,酵母會被燙死;如果太低,酵母活性會不足,發酵時間會延長。

3.廢氣

在壹個發酵過程中,也可以每隔30分鐘左右給面包排氣,翻壹次面團。這樣不僅能讓面團裏的氣泡更細致,還能刺激面筋,讓它更結實。新空氣的進入也可以進壹步促進發酵活動。面團完全發酵至原來大小的2~3倍後,取出再次排氣後再切。

4.切片並揉圓

用刮刀將發酵排氣的面團切成所需大小和數量。將每塊切好的面團輕輕壓成餅,排出多余的氣體,然後將餅的四周向中間對折,捏緊中間的縫,將面團翻過來使縫朝下,用雙手將面團從上往下拉在壹起,形成壹個球,直到表面緊繃。

5、放松

搓圓後的面團會變緊,不利於成型,需要松弛壹段時間,使面團變軟,再進行成型操作。

7.二次發酵(最終發酵)

定型後需要再次發酵,壹般是最後壹次,使面團再次膨脹到1.5~2倍。發酵條件因面包的種類而異,通常在32~38℃發酵約65438±0小時。發酵過度會導致面團收縮,壹定要觀察面團的狀態。

8.切包,刷面,撒糖。

切袋:不是壹個必要的步驟,它有兩個主要目的:

(1)為了控制烘烤後面包表面裂紋的出現;

(2)為了賦予面包獨特的外觀。

刷面:為了讓烤出來的面包表面更有光澤,不是必須的步驟,就像切面包壹樣。水、蛋液、黃油、面粉、重奶油都可以作為刷料,用它們刷出的皮膚效果各有特色。

撒糖:烤出來的面包表面會有焦味。

9.烘烤

烤箱烘烤前壹定要提前預熱!

而且由於烤箱每次開機內部溫度下降14~28℃,預熱時需要升溫14~28℃。

當妳不確定面包是否烤好時,可以將速讀溫度計插入面包中。如果中心溫度達到93℃~100℃,說明妳完了。

10,冷卻

當面包冷卻後,多余的水分會蒸發,蛋白質會凝固,內部結構會變得穩定,內部水分會重新分配,這樣原本單純烘烤的皮膚會更柔軟,如果在空氣中放置太久,皮膚會再次幹燥。

面包脫模前,通常需要搖動烤盤,主要有以下作用:

& gt搖動烤盤有助於排出熱氣,面包在冷卻過程中不會收縮。

& gt防止面包粘在烤盤上,抖掉殘渣。

總結;在家裏,我會自己做壹些面包。裏面沒有添加劑,吃起來又甜又軟,比外面賣的面包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