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廣東早茶-蝦餃
在廣東,早茶是靈魂。廣東人愛“嘆早茶”,“嘆”字有大氣之意。蝦餃、燒麥黃、叉燒包、蘿蔔糕、糯米雞...各種茶點隨便放壹桌。
但是蝦餃才是靈魂。沒有他們的早茶,他們總是覺得不那麽美味。
壹個合格的蝦餃,晶瑩剔透的餃子皮是基礎,裏面的蝦餡要爽口不粘膩,必須要新鮮的蝦肉,這樣才能保證口感酥脆緊實。
可以說蝦餃的好吃程度是壹家餐廳的鏡子。如果蝦餃不好吃,也沒必要去品嘗其他茶點。
02 |揚州早茶-小籠包
“早上包裏都是水,晚上包裏都是水。”揚州人的壹天是從正式的早茶開始的。揚州早茶有自己的壹套禮儀規則。壹杯抗泡綠茶貫穿整個會場。涼菜多為鹹菜、燙絲、肴肉,糕點以蒸餃為主。
揚州包子講究的不是大小,而是褶和餡。據說要過包子的顏值,至少要28折。
第壹個品牌是聖丁寶,指的是豬肉丁、雞肉丁和竹筍丁,醬味很濃。五個餃子是甜和豐富的。吃完後要喝壹口茶,壓壹壓。
蟹粉季到了,滿滿壹湯天真的蟹粉湯包又誘人了。如果妳不想被燙傷,就不要用吸管吃東西。輕輕提起湯包,移到邊緣,咬壹口,慢慢吸湯。如果覺得累了,就加點醋,蟹粉的鮮味會隨著肉湯的油膩而進進出出。
03 |武漢-熱幹面
除了廣州和揚州,還有壹個城市也是早餐之都,那就是武漢。
過早就像武漢人的壹場全民運動,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上演。面窩、三鮮豆皮、熱幹面、油餅包子都在打折...光是談論它們就會讓妳流口水。
熱幹面是武漢未成熟的靈魂。以鹽堿面為底,澆上壹勺芝麻醬,壹筷子夾起壹些酸菜、蘿蔔丁、花生。醬料和小配料鋪滿面條,極其誘人。
熱幹面現在壹定要吃,變得難拌就沒魂了。
04 |上海-油炸饅頭
大金剛是上海江湖中最有名的早餐,但是油炸食品的地位也不小,也涵蓋了上海大部分的煙火。
上海炸* * *分清水炸和混水炸兩派,各領風騷,哪種最好也沒有定論。
個人認為,臺灣人更喜歡在清水中生煎,口向上收,沒有果凍,底部酥脆。金黃焦糊的粉底沾著香噴噴的湯,蘸點醋,嘴看著像煙花。
但是作為壹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能安慰人,勾起童年回憶的早餐攤越來越少了。
05 |江蘇無錫-小龍
無錫人喜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無錫小籠包,當地人也叫小籠包。
皮很薄,晶瑩剔透,裏面的餡和湯都能看見。“拿起來不破皮,翻過來不漏底,蘸滿鹵水,鮮而不膩!”這是無錫小籠子的完美造型。
用筷子輕輕提起小籠子,咬壹小口,紅湯噴湧而出,用醬油和糖調味的肉餡鮮甜緊實,回味無窮。
06 |浙江溫州-糯米
溫州人的早餐比較紮實,是壹碗喚醒回憶的糯米飯。與廣東的生煎糯米飯不同,溫州的糯米飯是煮熟的,所以當地人也叫它“煮飯”,有壹種蒸騰的生命。
蒸好的糯米蓋在碗底,紋路分明,上面蓋著油條和幹香菇,最後用小蔥點綴,滿滿壹碗碳水。湯汁泡過的糯米吃起來軟軟的,黏黏的,油條炸兩下清脆的聲音,絕對誘人!
如果妳喜歡甜口,不妨來壹份豬油桂花芝麻的甜糯米飯。吃糯米壹定要配湯水,豆腐腦,蛋糊,豆漿等等。奇妙的搭配無非就是鹹飯甜漿,甜飯鹹漿!
07 |甘肅蘭州-牛肉面
即使蘭州拉面館已經遍布全中國,但是對於蘭州人來說,只找蘭州牛肉面,其他花哨的名字都不認可!
壹碗正宗的蘭州牛肉面要滿足這幾個要素:清湯、蘿蔔白、辣椒紅、香菜黃、面條黃。面條的粗細也是有講究的:毛細是最細的圓面,越往高處,面條越粗,面筋有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