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是什麽動物?有什麽食用價值?謝謝妳
分析:
貽貝原產於美國和加拿大的北太平洋沿岸,體積大,生長快,味道鮮美,經濟價值高。目前美國和加拿大年產量為2000-3000噸,主要銷往東南亞,年收入3.4億美元。其中每年有1000-1200噸銷往中國,價值1-1.5億美元。
貽貝是壹種埋藏的貝類。生活海區水溫3-23℃(經過三年馴化,目前適應水溫為0-25℃,水溫低於25℃時,廣東冬季和次年春季可養殖),鹽度27 ‰-32 ‰,底質以泥沙為主,水深3-18米。當殼長為5-10 cm時,貽貝幼體潛入沙中的能力很強,壹般只需5分鐘。當殼長超過15 cm時,就失去了爬行和潛入沙中的能力,終生生活在洞穴中,不能動彈。
前四年貽貝生長迅速,1齡殼長5-6厘米,重36-40克;二齡殼長8-10厘米,重200-250克;三齡殼長10-12厘米,重400-500克。4齡殼長12-15cm,重500-800g。隨著年齡的增長,外殼生長緩慢,但柔軟生長還能繼續,壽命可達100年以上。貽貝的出肉率高,可達60% -70%,其中主要食用部分是導水管肌,占總消費量的30% -35%。每100g含81大卡,蛋白質14.4g,脂肪1.3g,營養價值高。
貽貝的繁殖季節壹般為4-7月,高峰期為5-6月。個體產卵10000-20000000粒,產卵水溫14-17℃。卵徑82微米,4-5天後受精卵發育為D形幼蟲(120-130微米)。10-12天發育成殼頂幼蟲(160-180微米);大約30天後,幼蟲下沈,伴隨著變態,殼長350-400微米。
貽貝以海水中的單細胞藻類為食,也可以過濾沈積物和有機碎片。貽貝的主要敵人是螃蟹、海星、蝸牛和比目魚。成年貽貝生活在海底,保護能力很強。
據調查,我國北方有許多適合其生長的海域。從1999開始,我們從美國引進蚌種,進行人工育苗生產試驗。在過去的四年裏,我們引進了420多個物種。壹般經過4-5天的運輸,成活率達到74%。利用原有貝類養殖設備,可在3-4月份引進,促進成熟,養殖20天左右即可產卵。如果采用升溫方式,孵化率可達80% -90%。
沙子是貽貝最好的附著基。附著後用流水法培養幼體,日投餵量逐漸增加到1.2萬細胞/ml,8-10天幼體發育為單管幼體(殼長0.6-1 mm)。22-23天發育成雙管稚貝(殼長1.4-1.6毫米);30天後殼長2mm(1500-800粒);40天殼長3.5毫米(150-180粒);60天,殼長8毫米(20-26粒),此時可下海播種幼苗。
貽貝養殖海域應在水流平緩、風浪小、餌料豐富、泥沙多的內灣,養殖深度可從低潮線至10米。海底水溫冬季不低於0℃,夏季不高於25℃。
蠶幼蟲可以近距離幹運,遠距離濕運。殼長5-10 mm的幼苗,每袋放5萬粒種子,加水3-5升水,通氣,密封泡沫箱運輸14-16小時。成活率可達95%。
過去用底播法培育貽貝,每袋含苗654.38+00000。秧苗播下後,長得很快。6月底播種,8月底殼長可達3厘米左右。但由於敵人入侵,貝類苗種成活率低,1年後約為10%,3年後約為1% -2%。因此,自2001以來,我們采用pvc管理和維護的方法來種植貽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年後存活率達60%,殼長平均4厘米,重30克。該方法采用直徑為10-20cm、長度為25-30cm的塑料管(或pvc管),管內放置10-30株幼苗,管的壹端埋入沙底,另壹端露出沙面5-10cm,使用外罩孔徑為1cm的塑料網。3個月後幼苗鉆入沙中10 cm,6個月20-25 cm,10-12個月30-40 cm,開始分散。這時候就可以把塑料管拿出來了(可以循環使用),幼苗保護後成活率很高。當管間距為50-60 cm時,每畝可插4000根套管,可育苗400-65438+萬株。
專業吃回貽貝
貽貝食用季節
今年夏天吃河蚌正好。
嚴格來說,中國不產貽貝。貽貝雖然外表獨特,但確實是世界上最貴的貽貝制品。巨蚌僅產於西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其中北美西海岸最為肥沃,加拿大溫哥華是巨蚌最大的集散地,該地區水質無汙染。
幾年前,象牙蚌被引進中國的時候,真的風靡了壹陣子。從香港到大連,在許多海鮮餐館裏,淡水櫃裏的象牙蚌隨處可見。但說實話,貽貝的高價確實讓它成為了鮑魚等消費的“象征”。但是,泡沫過後,消費已經回歸理性。現在連廣州的壹些飯店也只要88元壹斤,吃河蚌正好。
廚師說貽貝
沙蚌為上品,肉膽粥好吃。
終於約到了何師兄,他剛剛應美國中餐協會的邀請,在美國結束了個人烹飪表演。他告訴記者,真正肥美的貽貝的肉會略帶黃色,這是貝類脂肪的顏色,吃在嘴裏會有貽貝特有的甜味。
何哥說,壹般來說,貽貝可以分為泥貽貝和沙貽貝。生長在沙子裏的貽貝頸部是白色的,而生長在泥裏的貽貝頸部顏色較深。說到吃,雜質少、無異味的貽貝是上品。即使是同壹個貽貝,其頸肉和胸肉的口感和質地也有很大的不同,其頸* * *具有獨特的鮮味和韌脆的質地,通常用於生食;胸* * *有著細膩的蛤蜊味,質地極佳的軟糯,非常適合煎、炒或者做湯。
何兄的經驗是:選原象蚌的時候,看它鼻尖的兩個殼能不能有效閉合;即使已經切片,技巧也是有區別的。新鮮切片可以顯示出波紋狀的肌纖維,不新鮮就不會。原因是新鮮的貽貝在燙皮時會強烈收縮,所以有皺紋的貽貝更好。另外,新鮮貽貝肉片的顏色是乳白色和黃色,否則會有輕微的銀灰色。
經典菜肴
大象貽貝生魚片
這是吃河蚌最經典的壹道菜。象牙蚌口感新鮮,微甜嫩滑,這種美妙的口感最能體現在生魚片上。
上塘如蚌過橋
這道菜與雲南過橋米線無關。它用粵菜詮釋了象牙蚌的美味和精致。將金針菇、香菇等食材放入湯汁翻滾的鍋裏,像涮羊肉壹樣將剁碎的象牙蚌燒起來,又香又暖,可以滿足不習慣吃生食的人。
老幹媽涼拌淡菜
具體做法如下:將淡菜切成條狀放涼,然後將胡蘿蔔、洋蔥、香菜切絲,最後用市面上的壹瓶老幹媽辣椒豆豉拌在盤子裏開胃。
香八棒壽司
如果說象牙蚌的生魚片是在春天,那麽象牙蚌的壽司可以算是壹個下裏巴,不過幾塊錢就可以吃到,可謂“大眾化”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