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水的PH值壹般為中性(PH=7)。電解水機根據電分解原理,將水分離成氧化水和還原水,分別為酸性水(pH < 7)和堿性水(pH > 7)。所以堿性水並不是簡單的添加了堿性物質的水。制造堿性水有兩種方法:電解法和離子交換法。普通水的壹般PH值根據地區不同差別很大。壹般來說,黃河以北城市的飲用水呈弱堿性(PH值約為7.5)。目前家庭制堿水有兩種方式:壹種是普通電解;第二種是離子交換,利用PH值調節樹脂,加入OH-使水路呈堿性。
堿性水不是簡單的含有堿性物質的水。堿性水對消化不良、胃病、便秘有很好的理療作用。在國外,尤其是韓國和日本,每天喝堿性水已經成為壹種習慣。韓國使用離子交換法的堿性水設備作為醫療輔助設備。
壹般人體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超出這個範圍就會出現壹些亞健康的姿勢。壹般體液的PH值小於7.35,稱為酸性體質。人體會有壹定的調理功能。壹般人體能調節的酸堿比是3:1。可惜的是,由於我們平時的飲食結構,大部分都是酸性食物,久而久之,體液就會呈酸性。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壹些糖尿病患者和癌癥患者的體液是酸性的。
區別
食物的酸堿性的區分是基於這種食物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而不是基於口腔的味道。比如我們吃的醋,吃起來很酸,但事實是醋的代謝產物中含有氫氧化銫,屬於堿性食物。所以按照食物的代謝產物來分。酸性食物包括:米、面、肉、海鮮、蛋、飲料、糖、煙、酒(酒除外,屬堿性食物);堿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豆制品、乳制品、海帶等。大多數有疾病的人體液都是酸性的,所以說有酸是壹切疾病的根源。因為水是我們身體新陳代謝的載體,人的壹生都是通過水進行新陳代謝的。如果把對人體最重要的水換成堿性水,我們體質的酸堿度會大大提高。我們不可能不吃酸性食物,但是改變酸性體質的方法就是喝堿性水!我們日常的飲用水由於水的老化,變成了不易被人體吸收的大分子水。而堿性水由於水團小,滲透性好,可以使細胞內的物質交換更加徹底。它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代謝掉體內的垃圾。吃起來更軟更甜。
功能
正常人的血液PH值在7.35-7.45之間,呈弱堿性,但這部分人只占10%左右,大部分人的體液PH值在7.35以下。身體各個部位在酸性體質下更容易發生病變,長期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所以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人”。與弱堿性體質的人相比,酸性體質的人經常會感到疲倦、記憶力下降、註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麽毛病。如果不註意改善,任其發展,就會引發各種疾病。為了改變身體的這種亞健康狀態,光靠換食物和吃藥是不夠的。因為人體的70%是由水組成的,水參與人體的基礎代謝,給組織和血液帶來氧氣和營養,帶走體內的垃圾,所以“水”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由於環境的惡化,很多水源已經被汙染、老化,形成大分子的水難以進入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導致體液酸化,出現各種亞健康跡象。所以每天喝堿性水可以達到改善人體質的效果。前蘇聯學者李森科曾說過:人體可以自由地穿過食管壁,進入人體各個器官,促進身體的整體健康,具有恢復青春的功能。這位學者所說的“融雪水”是弱堿性水,與活性水相似。尿酸是肩痛、腰痛、痛風的罪魁禍首,很多人都有這種痛苦。以普通自來水來說,平均每100毫克只能溶解11.7毫克的尿酸;而弱堿性水平可溶解21.3 mg尿酸,約為前者的兩倍。因此,繼續使用弱堿性活性水的人,可以有效地排出體內產生不良影響的尿酸,使人擺脫痛苦的困擾。壹般認為痛風是壹種很難治愈的疾病,但根據日本飲水專家林秀光博士的經驗,只要人們持續引用弱堿性活性水半個月到壹個月,血液中尿酸值的數據就會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