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人工濕地?

什麽是人工濕地?

關於人工濕地,可以說其在中國是有著很悠久的歷史的。自從人們開始刀耕火煮開始,中國便有了自己的人工濕地。那些水稻田、人工魚塘等都是人工濕地中最有資歷的老人,他們會告訴人們關於濕地的故事。月復壹月,年復壹年,他們不辭辛勞地進行著環保的大業。直至有壹天,人們給了他們壹個正式的名份——人工濕地!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工濕地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壹個較為成熟的汙水處理技術,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較大規模的應用。近幾年來這項技術在我國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並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治理效應。

人工濕地究竟有何神奇之處,能在水質凈化、水體修復上大展身手呢?人工濕地是壹種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在環境領域,人工濕地處理汙水的研究與運用越來越廣泛,在汙水沿壹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濕地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通過過濾、吸附、***沈、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汙水的高效凈化。下面請看:報道《人工濕地:撫仙湖畔的靚麗景觀》。

1、人工濕地:用大自然的方法治汙“撫仙湖飛來了壹大群海鷗!”撫仙湖北岸窯泥溝壹帶的老百姓爭著議論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什麽力量吸引數百只的鷗群飛臨撫仙湖北岸?環保界人士壹語道破天機:撫仙湖天藍水碧,人工濕地讓海鷗找到了新家。

2002年6月,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和玉溪市環科所的精心設計,雲南省第壹塊大規模人工濕地在撫仙湖北岸的窯泥溝建成,散發著惡臭的入湖汙水流過人工濕地後,竟變成了清澈的涓涓細流。2003年10月,第二塊人工濕地在北岸的馬料河建成並投入使用。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顯示,窯泥溝人工濕地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馬料河人工濕地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II類標準。來到澄縣城郊的馬料河入湖口,記者看到了神奇的人工濕地。在濕地入口處,工人們把水中的垃圾及漂浮物打撈起來,烏黑的汙水經攔渣閘後,

緩緩流入濕地。這塊占地近30畝的人工濕地建成數個“田”字的形狀,有水泥埂子相隔,分區域栽種著香蒲、蘆葦、水芹菜、睡蓮、美人蕉、馬來原子菜等10多種水生植物。汙水進入人工濕地後,流入的第壹個池是生物氧化沈澱池,汙水在池中得到氧化,汙水中的磷、氮等養分經這些植物層層過濾、充分吸收後,所含養分已大大降低;再流入用沙石鋪就、生長著植物的池子,汙水在地下潛流時再次沈澱和過濾;最後壹道工序在地表淺流生物凈化池完成,池中的水藻和水草再次吸收水中的營養成分,此時的汙水已經變得清澈見底了。在離湖不遠的出水口,原本混濁的散發著惡臭的汙水已變成清泉,流淌進美麗的撫仙湖。人工濕地治理汙水的能力之強,讓人驚嘆。窯泥溝是撫仙湖北岸汙染較重的入湖河道之壹,占地26畝的窯泥溝人工濕地建成後,日處理汙水達1萬噸。監測表明:汙水經人工濕地處理後,總氮量、總磷量去除率分別為50%和40%,懸浮物去除率達80%以上,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分別為60%和50%,水質提高1~2級。據介紹,馬料河人工濕地的治汙效果比窯泥溝人工濕地還好,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II類標準。

2、生態效益:扼住面源汙染的咽喉

農業面源汙染是撫仙湖水體的最大殺手,生活汙水和農田徑流等面源汙染是導致水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據統計,2002年撫仙湖徑流區化肥施用量為49681噸,其中約20%的氮肥、15%的磷肥隨水流失;而農藥的施用量近30噸,約30%流失,這些直接導致總磷和總氮升高。環保部門監測結果顯示:撫仙湖徑流區每年入湖氮肥2487噸,磷肥1000噸,給湖區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而農作物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隨河道流入湖中,也造成了汙染。目前,每年流入湖中的垃圾量達33600噸。撫仙湖徑流區農村每年生活汙水排放量為406萬噸,人畜糞便排放量60萬噸,這些汙染物通過地表徑流和地層滲漏,有相當多的壹部分進入撫仙湖。馬料河是澄江縣城郊汙染較重的河道之壹,河道兩旁是大面積的農田,化肥、農藥及農作物廢棄物隨著河水流入撫仙湖,縣城的部分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也隨之入湖,尤其是雨水季節,馬料河入湖口壹片狼藉。在汙水和垃圾的肆虐下,附近的湖水呈現富營養化,昔日遊泳的好地方成了臟水池。而今,馬料河人工濕地投入使用,垃圾在人工濕地的入口處被工人打撈,汙水全部流入濕地,汙水被“洗”幹凈後才流入湖中。今後幾年,撫仙湖邊將建成大規模的人工濕地。撫仙湖北岸將建成9公裏的截汙大溝、100公頃人工濕地、700公頃景觀濕地。澄江縣環保局局長許紹武說,到2010年,僅澄江就要建28個入湖河道末端治汙工程,而主要內容就是建設人工濕地。撫仙湖人工濕地大規模建成後,人工濕地將管住向撫仙湖裏吐汙的主要入湖河道,扼住面源汙染的咽喉。

3、經濟效益:低廉的汙水處理成本

采訪中,澄江縣環保局副局長馬德芬算了這樣壹筆賬:澄江縣汙水處理廠日處理汙水4000噸,而處理1噸汙水要花0.98元,每日投入近4000元;而馬料河人工濕地日處理汙水能力達14500噸,處理1噸汙水僅需0.03~0.05元,每日投入僅幾百元,也就是說,人工濕地的汙水處理費用僅為汙水處理廠的1/20。

4、社會效益:觀光旅遊之余得到啟示在馬料河人工濕地,幾十畝的人工濕地如同壹幅環保圖畫,人工濕地將“汙水變清流”讓人驚嘆不已。走於濕地間的埂子上,猶如在湖濱公園散步,濕地裏知名的不知名的植物在吸汙納垢之余向人們展示著旺盛的生命力,周圍流水潺潺,若有興致的話,妳可以登上小船,隨工人壹起采摘、管理這些可愛的生靈,感受壹回“普者黑之旅”。

壹時間,人工濕地在治理汙染的同時,竟也成了撫仙湖邊的壹道靚麗景觀。近年來,很多大自然恩惠人類的濕地成了旅遊熱點。在雲南的騰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海濕地已經成為旅遊的壹大亮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去觀光旅遊。而人工濕地在壹些地方也成了旅遊點和環保教育基地。

由此可見,人工濕地建好了,那就是壹處美麗的風景。它不僅可以花很少的錢治理好汙水,而且與此同時,它還可以建成壹道風景區。我們壹直提倡的綠色環保,大概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