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以前的兒童書籍封面設計,現在的這類書籍封面設計更註重的是視覺上是否好看,是否能吸引讀者壹下子購買設計。
內容越來越雜誌化,很多內容和信息都體現在封面上。比如在設計壹套百科類兒童書籍的封面時,封面上往往會顯示有多少圖片、多少知識點、能給孩子帶來什麽收獲等等信息。這種附加廣告內容在現在的兒童書籍封面設計中非常流行。比如浙江少舍的《小虎隊奇遇》系列,也會在封面或封底反映該書的全球銷量、作者情況等等。童書的封面設計之所以有這個特點,是因為當今童書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出版社必須在封面上體現圖書的競爭力。
此外,近年來,兒童書籍封面設計在色彩上普遍追求醒目的表達,經常使用熒光色,這是壹個明顯的趨勢。大量的圖片被用來通過新的電腦手段提升封面的視覺效果,新材料、彩色高光、激光等新技術的使用也很常見。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讓圖書在市場上更搶眼。
封面設計是所有書籍裝幀設計元素中的第壹個元素,但不是唯壹的。現在的書籍裝幀是壹個“大裝幀”的概念,不僅僅包括封面設計。除了封面設計,如今的童書在版式的變化上也值得關註,往往壹種版式也是壹種理念,有著不同的含義。縱觀目前童書市場上成功的書籍,從封面到廣告語再到正文的排版,都不能馬虎。這些因素對壹本書或壹家出版社的品牌建設起著很大的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兒童書籍封面設計,書卷氣和文化性日漸弱化,設計更多的是為了迎合市場。與其他書籍不同的是,兒童書籍裝幀以圖片為主要組成部分。所以目前童書的封面設計大多比較直白膚淺,讀者壹眼就能看出來。出版業的市場化趨勢給出版社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使得很多出版社的封面設計最終審核都有領導和出版社參加,這也改變了整個少兒圖書封面設計的導向。
兒童書籍封面設計可以預見的趨勢是,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市場需求。這是壹個基本的趨勢,也是我們童書設計師需要努力追求的方向。封面設計的創意要與書的內容相協調,比如讀者的年齡層次、讀者、文化品位等等。現在很多書的封面和內容都很不協調。比如,這本書是壹個很悲傷的故事,但在封面上使用暖色來吸引眼球是不合適的。新技術的進步使我們充分利用了這壹點,但我們應該適當地使用它,而不是泛濫。作為壹個有文化內涵的封面設計師,自然要重視這個問題。還有壹個趨勢,因為封面設計不同的材料成本不同,我們需要盡可能的控制成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紙張和印刷。我們要對封面所用的材料和兒童書籍的內容進行量身定制,要深入考慮書籍的內容和讀者的消費能力。普通的童書,進入大眾童書市場,不要追求太花哨的設計和太貴的材料,那是沒有意義的。童書讀者要細分,比如幼兒和中小學生,甚至幼兒也可以分成幾個年齡段。周翔(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東方娃娃》主編):
在我看來,最近大陸圖書市場上兒童書籍封面設計最顯著的變化主要是電腦技術的使用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封面的書生氣越來越弱,設計元素中圖案化的東西越來越多,而個性化的設計相對較少。不客氣,只要我們逛書店,就會發現很多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都是壹家出版社做的,非常概念化,趨同性非常嚴重。這說明現在的童書封面設計很少從書的內容出發,大家都用電腦和設計軟件,難免有很多相似之處。目前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看似很熱鬧很繁榮,但個性化元素太少,很少有設計能站在兒童讀者的立場和角度。
技術創新帶來的壹個很大的問題是,現在的設計太依賴技術了。很多設計師在封面設計創意上太不註重靈魂,太局限於書的賣點和視覺亮點,把精力集中在外包裝上,而封面的內涵卻遠不如以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我更願意相信這是當今封面設計師的壹種懶惰。其實設計壹本書的封面,需要仔細閱讀文本,感受文本中的文化魅力和內涵。有很多封面設計只註重市場,不註重內涵,反而成為不能打動讀者的設計。
相比海外的童書封面設計,我們欠缺的其實是如何合理運用科技。壹個設計師真正想設計壹本書的封面,首先要保證書的內涵能通過封面表達出來,這壹點海外童書做得比較好。在童書的市場競爭中,不要過多考慮壹些賣點。內地的裝幀設計師很多,只是因為流通和市場對其設計的過度幹預,壹些有才華的設計受到了壹定程度的扼殺。在很多出版社,出版社會站在設計師身後,給電腦下達指令。這太荒謬了。比如妳是個好廚師,會做四川菜,但是壹個人在妳背後指揮妳,他喜歡甜的東西就會讓妳多放糖。最後這樣做出來的菜就不是川菜了。
我壹直認為書籍的裝幀設計壹定要和內容緊密相連,設計師壹定要沈得住氣,封面設計和書籍內容的默契應該算是壹門學問。需要補充的是,我們很多出版社在設計兒童書籍封面的時候,其實是忽略了兒童的審美,或者是從壹個成年人的角度想當然,這幾乎成了壹種概念模式。孩子的審美是從小形成的。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如何通過閱讀和視覺提高孩子的審美興趣?費佳(美術編輯少年兒童出版社):
今天,中國大陸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在材料和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頻繁,但封面設計的內涵與國外相差甚遠。國內很多封面設計師過於看重市場,很多設計更多的是迎合家長,卻不尊重兒童讀者的感受。很多設計師對書籍的品味和內容沒有足夠的理解,只想討好花錢買書的家長。縱觀國外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在風格、元素、內涵上都非常成熟。當然,國外很多家長對兒童書籍的認知度比中國大陸家長更高,對閱讀的理解也更好,審美情趣和情感訴求也很到位。《猜猜我有多愛妳》由少兒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傳達了壹種非常溫暖的感覺,沒有使用非常鮮艷的顏色或者過多的設計技巧,但是設計的內涵是有意義的。所以總的來說,我們引進國外的書籍,大部分都是使用原版封面,這或多或少對內地原版童書的封面設計是壹個推動。面對國內童書和海外童書在封面設計上的差距,我覺得縮短這種差距需要壹個過程。就像當初引進好萊塢大片的時候,人們蜂擁而至,慢慢的國產大片也開始有了不錯的表現。書籍封面設計也是如此。時間久了,壹些原創的童書或者設計師會慢慢成長起來。
我註意到這兩年大陸童書對海外繪本的引進和推廣比較受關註。這些繪本在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上,大多都很精致。繪本也是童書市場中的高端產品,價格相對昂貴,也是在向孩子傳遞潛移默化的教訓,而不是說教。現在我們去書店看童書,會覺得滿眼都是花花綠綠的書,幾乎分不清哪個是哪個。趨同現象很嚴重,這也是美國編輯的無奈,因為出版社和市場的要求。但是繪本就不壹樣了,有比較典型的個性,所以被克隆的可能性沒有那麽大,這就讓美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在裝幀設計中增加個性化的元素。苗偉(美術編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
今年的兒童暢銷書,如明天出版社出版的《馬小跳》系列、《笑貓日記》系列,基本上都是要輕松活潑的,大量的卡通繪畫,全封面設計,色彩運用強烈,在普及的路上更有動感。這部分閱讀屬於休閑閱讀,整個設計風格比較輕松。
什麽樣的封面設計對暢銷書有幫助?首先要和書的主題相關,吸引讀者的註意力,然後向讀者傳達書裏說的,也就是在講廣告的效果。第二,通過設計體現主題和內容。壹個好的設計師要用好他所有的設計手段,比如封面、版面、文案,尤其是文案,這樣即使是壹個壹般的稿件,也能引起讀者的購買欲。好的設計師是把壹本書裏可能暢銷的因素集中在封面上,善於發現書的特點,包括責任編輯沒有發現的點,然後通過設計表現出來。
所以封面設計不僅是個技術活,還要看對書的理解是否到位。美術編輯不僅要有很好的美術知識,還要有很好的文學知識,還要對市場和讀者心理有很好的把握。裝幀設計更多的是壹門實用藝術,實用藝術要研究購買者的心理,以合理的成本體現最佳的效果。
兒童書籍裝幀的設計可能在壹兩年內會朝著相對簡約的方向發展,但簡約中必然有視覺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