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的好壞取決於它的保暖性,也就是羽絨的含量。羽絨壹般由羽絨和羊毛組成。羽絨是鴨子身上的細毛,可以保暖。頭發是碎羽毛加羽絨,保暖性差。壹般羽絨服的標簽上都有羊絨和羊毛的含量。好的羽絨服壹般是90%羊絨+10%羊毛。還有70%羊絨+30%羊毛的。不要買50%羊毛+50羊毛的建議。同時,羽絨服有壹個透明的袋子,裏面密封著羊毛樣品,供大家選擇。
至於白鴨絨和灰鴨絨,保暖性沒有區別,主要看羊毛和羽絨的比例。但如果是白色或者淺色的羽絨服,就只能選擇白色鴨絨。不然白色面料露出灰色鴨絨就太難看了。
選擇羽絨服重在羽絨的含量,而不是白鴨絨或者灰鴨絨。
判斷羽絨服好壞的關鍵是看那些。
想買羽絨服,不管是休閑型還是戶外超專業型,都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填充物、羽絨、含絨量、充絨量、蓬松度。
1,填充物
羽絨服中最常見的填充物是鵝絨和鴨絨,按顏色可分為白色羽絨和灰色羽絨。按照市場上羽絨服的價格,順序是: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可能是受售價排名的影響,所以很多人以為這些羊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名的,其實不然。
通過羽絨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顏色與羽絨服的質量關系不大,鵝絨和鴨絨的保暖性和蓬松性差別不大。至於鵝絨為什麽貴,壹是鵝絨的產量少,二是鵝絨更細更軟更長。纖維長度使其更加蓬松,更容易保暖。
PS:聞聞羽絨服。如果很刺鼻或者很臭,就忽略它。有人解釋過,鵝絨比鴨絨貴是因為鵝絨無味,而鴨絨有氣味。鴨絨和鵝絨的加工方法是壹樣的。好吃的羽絨(不管是鵝絨還是鴨絨)都屬於不合格產品,絕對不能買。
2.羽絨的成分是什麽?
羽絨服含有絨毛和羽毛。絨毛是鵝、鴨等水禽從頸部到胸腹部生長的沒有羽梗的毛。由於該部位的毛發經常浸泡在水中,因此不僅具有壹定程度的防水性,而且在全身毛發中具有最好的保暖抗寒性。另外,由於這部分的絨毛沒有羽梗,非常柔軟,纖維長而蓬松,折算體積小,是制作羽絨服的最佳材料。羽毛保暖性有限,不如絨毛。
PS:摸摸羽絨服的內層。如果感覺有刺,說明這件衣服羽毛含量高,質量應該不太好。如果摸上去不紮手,不刺手,說明這件衣服含絨量比較高,保暖性好。
3.羊絨多少合適?
羊絨含量是指這款衣服填充的絨毛占所有填充物的比例。比如妳買了壹件90%白鴨絨,65,438+00%白羽毛的羽絨服,說明這件衣服的羽絨含量達到90%,是高標準的羽絨服。
當妳決定買壹件羽絨服時,妳首先要看壹下系在衣領上的產品標簽。如果羊絨含量低於50%,就要註意了。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
真正優質的羽絨服價格通常在300元以上。雖然300以下的價格不壹定是真的,但至少羊絨含量不會很高,或者品牌會被過季清倉。
4.羊毛填充量
壹定要註意,含絨量和含絨量是不壹樣的。含絨量是百分比,含絨量是羽毛+羊絨的實際克數,與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有關。
有些朋友買的時候喜歡買含絨量大的羽絨服,以為厚壹點會更暖和。但是妳壹定不要小看含絨量,因為含絨量本身對保暖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0%的含絨量比75%更保暖。
PS:用力拍羽絨服。如果有絨毛或者灰塵,說明這件羽絨服的面料抗羊絨性差或者針腳太大,所以羽絨服會越來越薄,防水性和透氣性不會太好。不建議買這種。
5.毛毛很重要
蓬松度是國際上衡量羽絨保暖性的重要指標。蓬松程度決定了羊絨的“品質”。在含絨量相同的情況下,帳篷數量越高,保暖功能越好。因為蓬松度越高,羽絨含有的隔熱空氣越多,隔熱性能越好。
壹般價位的羽絨服蓬松度在450-500左右,價位較高的羽絨服蓬松度可以達到600-900。
從世界上比較好的羽絨服型號來看,冠層數高的羽絨服壹般羊絨填充量低。在戶外運動中,作為保暖的外穿,通常含絨量高,帳篷數量少,650-750不等。如果日常穿的話,帳篷數量在450-500頂。
6、羽絨服是否保暖取決於填充量和蓬松度!不能只看灌裝量~
“我家賣的這件羽絨服,羊絨填充量600克,超級保暖!”羊絨填充量較高的羽絨服是否更保暖?不要!羽絨服的保暖性能與其能固定的空氣量呈正相關,而影響羽絨服固定空氣量的因素有兩個:羊絨填充和蓬松度。他們的產品決定了同尺寸羽絨服的保暖性能。也就是說,壹件200g 500彭的羽絨服,很可能還不如壹件只有150g的羽絨服保暖,而是700彭的羽絨。
很多賣家在描述羽絨服時,只知道羽絨填充量和白鴨絨是灰鴨絨。但蓬松度這壹與羽絨品質和填充工藝相關的關鍵指標卻很少被提及。買之前不妨多問問賣家羽絨服的蓬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