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吳梅丸可以治療什麽疾病?吳梅丸的功效與作用

吳梅丸可以治療什麽疾病?吳梅丸的功效與作用

我們不壹定需要煮中藥。有些中藥是配制好的劑型,可以直接用開水沖服。例如,吳梅藥丸就是其中之壹。那麽,吳梅丸主要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吳梅丸的主要成分是什麽?吳梅丸的功效是什麽?

1,處方組成

1)藥物組成:烏梅(300片)、人參(62片)、當歸(42片)、黃連(1斤)、黃柏(62片)、桂枝(62片)、幹姜(12片)、川椒(42片)、附子(82片)、細辛(62片)。

2)用法:上藥十種,分別過篩,合在壹起治療。烏梅用苦酒(醋)浸泡壹夜,去核,蒸五升米,將米搗碎至熟,與藥同取。在臼中,用蜂蜜2000倍,藥丸大如桐子。先吃十片,壹天三次。略加至20粒,且無冷、滑、臭等食物。

2.功效

1)這個方子是古代治療蛔蟲病的專用方子,但是由於現在蛔蟲等寄生蟲幾乎沒有了,自然用的人就少了。那麽我們這邊是不是沒用了?答案是否定的!

2)本方除治暈厥外,還有通陽止痛、止嘔除煩之功效,適用於暈厥、腹絞痛、煩躁、嘔吐、腹瀉等。由冷熱混合引起。

3)現代多用於體瘦面黃,或淡紅淡黃,四肢冰涼,舌紅脈緊的人。這些人大多有焦慮、抑郁、失眠等癥狀,或有嘔吐、噯氣、反酸、腹痛、腹瀉等癥狀,適合午夜前後出現癥狀者。此外,吳梅丸配合養陰藥也可用於治療中焦和下焦引起的糖尿病。

4)緊急情況下可煎服,用量酌情減少。

3.醫學禁忌癥

1)禁忌癥:腎功能不全及急慢性腎病禁用。

2)因本方為厥陰經主方,故白天患病者慎用。

4.烏梅營養

1)味酸,微澀,性平。肝脾肺胃大腸經。質潤澀。

2)烏梅是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糖類、谷甾醇、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

3)烏梅是藥食同源的產品,是烏梅的加工中藥材之壹。它又熱又酸。

5、烏梅的功效

1)解渴

烏梅的酸味能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於治療口渴(如糖尿病)、發熱、口渴、咽幹等。夏天,烏梅湯可以作為飲料解渴。

2)停止咳嗽

烏梅味澀澀,能斂肺止咳。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幹咳無痰。常與半夏、杏仁同用。然而,應謹慎使用經驗證據。

3)止瀉

烏梅能澀腸止瀉,可用於脾虛久瀉、慢性腹瀉或大腸滑瀉,甚至脫肛。近年來,有人將《傷寒論》中的吳梅丸作為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的基本方,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4)緩解疼痛

第壹,可以緩解腹痛。蛔蟲酸了會導致抑郁。烏梅配阿莎麗、花椒、黃連、附子可治療膽道或腸道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甚至肢冷。二是能活血化瘀止痛。烏梅可以軟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環,緩解水腫,治療足跟痛。取烏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去渣,加醋200毫升,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約1小時(藥液可反復加熱)。

5)止血

烏梅炒炭可治療虛證便血、崩漏。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將烏梅炒至30克再用,與人參、茯苓、木瓜、赤石脂、郁玉良等同煎。在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時,在辨證論治方中加入烏梅炭6 ~ 10g、蟬蛻6 ~ 10g,效果明顯,這與烏梅能幫助腎小管上皮細胞增殖,增強腎小管重吸收細微物質的能力有關。

6、烏木應避免

1)伊勢

適用於虛熱口渴、食欲不振、胃酸缺乏(包括萎縮性胃炎、胃酸過少)、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腸炎等人群;適合妊娠不良的孕婦;適用於膽道蛔蟲。適合夏天用糖做成酸梅湯,清涼解暑,生津止渴。《生活情趣飲食譜》:“梅子,酸溫,溫膽生津,孕婦更嗜之。”新版本草:“烏梅止痢,止瘧,每次都見效快。”

2)避免進食

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悶膈的人不宜食用;細菌性痢疾、腸炎初期忌食。女性正常月經期和孕婦分娩前後不宜食用。

3)避免它

有真惡者,不應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