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奶油,但是味道不好。也可以用煉乳帶土。
名稱:蛋撻
材料:現成蛋撻12個,雞蛋2個(整個),牛奶100g,淡奶油250ml,細糖20g,煉乳壹湯匙。
練習:
1.把餡餅從冰箱裏拿出來,在室溫下自然解凍。
2.把雞蛋敲進碗裏,攪拌均勻。多敲打會讓它們變得嬌嫩。
3.將牛奶、淡奶油和煉乳倒入奶鍋,小火加熱。加入細砂糖,用小勺慢慢攪拌,使其融化。當沒有砂糖時,離火冷卻。這時烤箱預熱到220度。
4.將蛋液過篩幾次。蛋撻越細,外觀和口感越好。
5.牛奶冷卻後,與過篩的蛋液混合均勻,蛋液就是水。將蛋撻放入烤盤,倒入蛋撻水8 ~ 9分鐘。
6、入烤箱已經預熱220度,17分鐘。好吃的蛋撻可以烤。
蛋撻裏的鮮奶油有什麽作用?
淡奶油在蛋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關系到整個蛋撻的酥脆口感。
如何用鮮奶油做蛋撻
準備蛋液時加入鮮奶油。
蛋撻加不加鮮奶油有什麽區別?
口味上會有差異。
蛋撻壹定要鮮奶油嗎?蛋撻壹定要鮮奶油嗎?
蛋撻液的配方很多,不壹定要放鮮奶油。
在配方中,淡奶油起到增稠、調味、增加營養的作用,關鍵是增稠,讓烤出來的蛋撻芯更飽滿。
我給妳壹個不加鮮奶油的食譜吧。
材料:
壹份300克的開水
200克糖
吉士粉50g(色、香、稠)
幾滴白醋
C 450g克蛋液(先打勻)
步驟:
1,材料A攪拌均勻;
2.加入材料B並攪拌均勻,冷卻。
3.加入材料C,攪拌均勻。靜置或密封冷藏2小時左右,即可使用。
蛋撻和鮮奶油的區別。
蛋撻是廣東早茶“四大天王”之壹(蝦餃、蒸餃、叉燒包、蛋撻)。
蛋撻在臺灣省被稱為蛋塔,是tart的音譯,意為餡料外露的餡餅。蛋撻是以蛋糊為餡料的撻。烤好的蛋撻外層是酥脆的撻皮,內層是甜黃色的凝固蛋糊。廣式蛋撻大約在1920出現在廣州。在香港,壹些蛋糕店大約從1940開始賣蛋撻,到1950才逐漸引入廣式早茶。
二、蛋撻的特點
蛋撻皮有兩種:壹種是糕點,英文叫泡芙糕點,是壹種被咬時濺有渣的蛋撻皮;另壹種是黃油硬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它需要很多黃油,所以它有餅幹的味道。起初,香港只有糕點。後來,泰昌面包店(香港著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了糕點皮,大獲成功。現在香港蛋撻做的不錯。壹個是泰昌蛋糕店,壹個是檀島蛋糕店。泰昌主要做酥皮,檀島主要做糕點。香港最後壹任港督彭定康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叫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可分為水皮和油皮: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以黃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是兩層水袋壹層油皮做三明治,烤起來更有層次感。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蛋撻的另壹個特點是只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雞蛋不如中國雞蛋結實。
蛋撻作為壹種休閑食品,在中國大陸逐漸流行起來,去蛋撻店吃蛋撻已經成為壹種時尚。當人們去購物時,他們往往首先被蛋撻誘人的香味所吸引。第壹次吃蛋撻,就會被它酥嫩絲滑的美味征服,成為它的忠實擁躉。
三、蛋撻的營養和功效
蛋撻的熱量很高,壹個蛋撻的熱量相當於壹碗米飯。而且蛋撻吃起來又脆又軟,容易多吃。壹個蛋撻的熱量是300卡左右。如果妳壹次吃兩三個蛋撻,妳必須慢跑壹個小時來消耗這些熱量。
蛋撻含有大量的脂肪,而且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妳吃蛋撻會吃很多油,不容易消耗,也不容易有飽腹感,所以壹不小心就會吃多。蛋撻所含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占56%。據相關研究,蛋撻的成分對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
所以,蛋撻就算好吃,也壹定要適量吃,不能經常吃,壹次也不能吃太多。
蛋撻裏的鮮奶油可以用什麽代替?
我做蛋撻只用雞蛋,牛奶,煉乳,吉士粉,面粉。味道也不錯。
做蛋撻壹定要攪打奶油嗎?有特別的嗎?
我做蛋撻只用雞蛋,牛奶,煉乳,吉士粉,面粉。味道也不錯。
蛋撻需要送奶油嗎?
將烤架放入烤箱中層,烤箱預熱220度,中層烤20-25分鐘,直到表面出現焦斑。
奶油不需要和淡奶油混合,加入細砂糖,攪拌至糖融化,然後加入蛋黃和玉米澱粉攪拌均勻。
妳會做蛋撻和鮮奶油來打發時間嗎?
做蛋撻的時候,不用送鮮奶油。直接和蛋奶混合就可以了,但是要攪拌均勻。蛋撻液壹般由白糖、牛奶、淡奶、雞蛋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