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米越貴越好。只要包裝袋上有這條線,不管什麽牌子都是好米。
買袋裝大米要看執行標準號:選好適合自己的大米品種後,要看壹看大米的標簽。這裏收集了大米的產地、等級、保質期等信息。最重要的是看有沒有國家執行標準號。這串數字非常重要。
目前大米的國家標準是GB/T1354-2018。只要這個標準號印在標簽上,就說明這個大米的質量和衛生符合國家要求。
也就是說,執行標準:GB/T1354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普通大米。只要包上有這條線,就可以放心購買。
就算牌子小,價格便宜,也還是好米。
如果米袋上的執行標準是:
執行標準
標準名稱
GB/T19266
五常大米
GB/T 18824
盤錦大米
GB/T 20040
方正大米
GB/T 22438
鴛鴦金莎
DB46/T239
定安富硒大米
DB31/T908
松江大米
以上任何壹種都是品質好的大米,價格會高於“執行標準:GB/T1354”的普通大米。
另外,標簽裏還有質量等級。大米通常分為四等:壹等、二等、三等、四等。
大米的價格差異主要在於等級。
壹般來說,大米加工的每壹次升級,都相當於把大米去掉壹兩層皮。因為大米越靠近外層,口感越差,大米加工越精細,口感越好,相應的價格也越高。
大米的等級
初級大米:
背溝無皮,或皮不成線形,去除稻胚和米粒表面皮層,占90%以上。由於壹級米基本去除了糙米的皮層和糊粉層,粗纖維和灰分含量很低,所以米的膨脹性很大,出米率高,食用品質好。
買米的時候,只要包裝袋上沒有這個字,聰明人轉身就走。
二級大米:
背溝上有皮,去掉85%以上的稻胚和米粒表面皮層。加工精度低於壹級米,食用品質、大米產量、消化吸收率略低於壹級米。
三級大米:
背溝內有皮膚,顆粒皮質殘留不到五分之壹,占80%以上。大米中灰分和粗纖維高,出米率和消化吸收率低於壹級米和二級米。
四級大米:
背溝內有皮膚,顆粒皮質殘留不到三分之壹,占75%以上。由於大米中殘留大量皮層和糊粉層,使其中的粗纖維和灰分增加。雖然大米的產量沒有其他等級的大米高,但含有大量對人體生理機能有益的纖維素。
買大米的時候,我們也來看看包裝上的等級,這樣才能放心購買。每次米缸見底,我都去超市買米,總是擔心買舊米還是翻新米。所以,如果我想吃新米,還是要區分的。
如何分辨新米和老米?壹個重要的消息
新米:有獨特的米香味。
老米:壹般只有米糠的味道。壹些翻新的陳米,經過加工後,在打開之前,大米用袋子密封半個小時左右,就會聞到明顯的黴味。
買米的時候,只要包裝袋上沒有這個字,聰明人轉身就走。
第二,看。
新米:表面顆粒飽滿,色澤透明、均勻、有光澤,米粒(胚芽部分)乳白色或淡黃色,乳白色斑點明顯。
陳米:顆粒破碎,米色、灰色或黃色,無光澤,不透明。如果米粒表面呈灰粉或有白色溝紋,則為陳米,白色溝紋和灰粉越多,時間越長。另外,如果有蟲蝕顆粒和蟲屍,也說明是陳米。
第三,咬。
新米:如果妳把壹口新米放在嘴裏,妳會覺得米粒很硬,不容易咬。
老米:咬壹口就會碎,而且是粉狀的。
第四,捏
新米:新米的含水量比陳米多。如果拿壹個在手裏使勁捏,會覺得很粘,很滑,很硬,捏完手不容易留渣。
老米:拿在手裏很松。有些翻新的陳米,壹捏就會碎,留下很多白色殘渣。
如果是精米加礦物油,石蠟等。,會覺得很油膩很黏。
買米的時候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先收藏,不知道選哪個的時候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