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蒼耳子的作用是堅果還是貝殼?

蒼耳子的作用是堅果還是貝殼?

蒼耳。是帶總苞的幹燥成熟果實。產於全國各地,多為產銷。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晾幹,去除莖葉等雜質。翻炒去掉硬刺。這藥辛、苦、溫。有毒。歸肺經。具有散寒通竅、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申請1。風寒感冒。溫心三玄能散外感風寒,通竅止痛。可與防風、白芷、羌活、槁本等其他散風寒藥合用,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癥。由於其發汗解表能力較弱,很少用於感冒。2.深鼻子。本品性溫和舒緩,味辛、苦、燥、濁,善通鼻竅以除鼻塞,止額鼻腫痛。用於治療鼻竇頭痛、無臭無味、鼻涕渾濁時,壹藥多效,標本兼治,可內服,也可外用。是治療鼻竇的良藥,尤其適用於鼻竇外感風寒者,常與辛夷、白芷配伍,散寒通竅。若鼻竇炎證屬風熱侵襲或濕熱蘊結,常與薄荷、黃芩等疏散風熱、清熱之品同用。其他鼻部疾病,如感冒、鼻塞(急性鼻炎)、鼻窒(慢性鼻炎)和鼻塞(過敏性鼻炎)也很常用。3.風濕疼痛。本品辛、苦、燥,性溫散寒,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可單獨使用或與羌活、威靈仙、木瓜合用,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痛、肢體攣縮。此外,本品與地膚子、白鮮皮、白蒺藜合用可治療風疹瘙癢。此外,本品研磨成粉,還用於治療疥瘡、麻風病,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用法用量:煎服,3 ~ 9克。還是進了藥丸,散了。註意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使用容易導致中毒。古籍摘要1。神農本草經:“主風寒痛,風濕痹痛,四肢抽筋痛,肉麻筋。”2.《本草綱目》:“善發汗,散風濕,升至腦頂,降至膝,達肌膚。治頭痛,黑眼睛,牙痛,鼻竇炎,刺。”3.《虞書要解》:“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治癢疹。”現代研究1。化學成分:本品含黃苷、脂肪油、生物堿、葉黃素、蛋白質、維生素C等。2.藥理作用:蒼耳苷對正常大鼠、家兔和犬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該湯劑具有鎮咳作用。低劑量可刺激呼吸,高劑量可抑制呼吸。本品可抑制心臟,減慢心率,減弱收縮力。能擴張兔耳血管;靜脈註射有短期降壓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和肺炎球菌有壹定的抑制作用,並有抗真菌作用。3.臨床研究:用蒼耳子水濃縮液治療傷寒15例,全部有效。退熱10小時至19天,5-7天肝脾腫大消失。7例血、糞、膽汁傷寒桿菌陽性,經治療均轉陰(上海中醫雜誌,199)治療扁平疣,蒼耳子湯(蒼耳子10g,龍膽草6g,黃芩10g,板藍根15g,薏苡仁15g,甘草6g,紫草15g在治療中,如果內生性肝火癥狀緩解,可單方服用蒼耳子(青海醫學雜誌,1999,29 (11): 27)。此外,蒼耳還可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蛋白尿、瘧疾、急性細菌性痢疾、牙痛、疔瘡、神經性皮炎、結膜炎等疾病。4.不良反應:本品有壹定毒性。中毒主要是腎臟受損,引起氮質血癥、肝臟充血、脂肪變性、肝功能急性損害、繼發性腦水腫、強直性痙攣,最後死亡。早期癥狀包括頭暈、頭痛、全身不適、惡心、嘔吐褐色物質、輕度腹脹伴腹瀉或便秘;嚴重者,煩躁不安,或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口渴,尿少,昏迷,全身強直性痙攣,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障礙,蛋白質,紅細胞和尿管型,呼吸,循環和腎功能衰竭,死亡。蒼耳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劑量過大(壹次30克以上)和加工不當。所以要嚴格控制用量,以加3 ~ 9g湯劑為宜,並嚴格規範炮制,遵循去刺原則。蒼耳中毒的壹般治療方法是:早期靜脈補液解毒;12小時內用1: 2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溫鹽水高位結腸灌腸,嘔吐導瀉;預防心力衰竭,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氫化可的松100mg,每日1次,低血壓患者可在溶液中加入去甲腎上腺素;口服或註射維生素B1保護肝臟。蒼耳為蒼耳的莖葉。苦、辛,性微寒;有壹點毒。具有祛風、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痛、肢體拘攣等癥。也可用於麻風病、疔瘡、皮膚瘙癢。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或連續服用。用量:6 ~ 15g,水煎或熬成糊狀,分丸劑、散劑服用。外用適量。本品散氣耗血,體虛者慎用。

采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