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飲食肺切除術後,患者家屬壹定要根據患者常年養成的飲食習慣,尤其是患者多年養成的早餐習慣來確定食譜。術後第壹天避免服用滋補的濃湯、雞湯。術後8-24小時進食主要是為了恢復消化道的功能。牛奶或果汁最好不要服用,前者容易引起腹脹,後者如果不新鮮,存放不當,容易引起腹瀉。
3.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肺切除術後,患者體質差,免疫力低,應多吃能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藥、烏龜、蘑菇、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牛奶、豬肝等。,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加快康復進程。
4.選擇能增強免疫力、有助於藥物抑制癌細胞的食物:如甲魚、黃魚、甜杏仁、核桃、大棗、蘑菇等。根據癥狀的不同,選用具有止咳、退熱、止血、理氣、寬胸、止痛作用的食物,以減輕疼痛,增強治療信心。
5.建議術後食療食物:海參、蘆筍、養生粥、紅薯、菜花、白菜、蘑菇、木耳等抗腫瘤食物。海參:水中泡發,每日壹次,空腹:50-70克,蘸醬油或蜂蜜。現在吃海參膠囊也可以,價格也差不多,患者都能接受。蘆筍:壹日三次不要超過50g,不要生吃。十大健康谷物:作為主食,粥可以吃。在網上更容易看到怎麽做。其他抗腫瘤的食物也要常吃。但是,海參蘆筍健康粥壹定要天天吃。
肺葉切除術後的護理
1.生命體征觀察因手術創傷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影響較大,術後存在呼吸驟停、心律失常和胸腔活動性出血的風險。因此,術後患者被安排在重癥監護室,每30分鐘測量並記錄連續心電監護、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共1次。發現呼吸異常,要及時處理心電圖心率異常。如果脈搏超過140次/分,往往提示血容量不足會加速心臟代償,必要時應調整輸液速度。此外,血壓的波動結合胸腔引流液的變化也是觀察術後胸腔有無活動性出血的重要指征。
2.術後臥位和給氧後仰臥位,頭偏向壹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根據病情,必要時吸氧,氧飽和度93%以上。6小時後,換成半臥位。
3.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保持胸腔引流通暢。引流瓶內水位應低於胸腔引流出口平面不低於60cm,水封瓶內容物應在65,438+0,000 ml以上。做好標記,詳細記錄引流液的量和顏色,密切觀察水柱的波動,考慮有無出血,及時通知醫生。胸管堵塞時,常見的原因有:血塊堵塞、引流管折疊扭曲;胸管位置不當;我們應該從上至下擠壓引流管,消除折疊變形,改變胸管的位置,以保持引流通暢。為防止胸內感染,水封瓶應由12h改為1次。同時水封瓶要安裝嚴密,避免漏氣和氣胸。在預防褥瘡或為病人做特殊治療時,引流管必須正確放置,以免滑脫。
4.胸腔積液的治療。壹般在肺切除術後24小時內,會有200 ~ 400 ml的胸腔積液和滲出物通過引流管流出,引流液的血顏色應逐漸變淡。約24 ~ 72小時後,可引流積液,拔除引流管。拔出引流管時,應先對引流管靠近皮膚的部分和引流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並剪斷固定線。壹手將裝有4 ~ 5層凡士林紗布的棉墊放在引流口上,另壹手緊握引流管,囑患者深呼吸後屏住呼吸,迅速拔出引流管。同時將凡士林紗布和棉墊抵住引流口【圖18】,用膠帶壓住繃帶,防止空氣漏入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