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藥味甘,微苦,微寒。歸胃經、肺經、心經。
功效:滋陰生津,潤肺清心。
app應用
1.胃陰不足。味甘潤,性苦寒。善養胃陰,生津止渴,清胃熱。廣泛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舌幹發熱、口渴、胃脘痛、饑餓、惡心、大便幹結等癥。治熱傷胃陰、口幹,常與盛迪、玉竹、沙參同用。若解渴,可與天花粉、烏梅同用。與半夏、人參同用,治胃陰不足所致氣虛嘔吐,如《金匱要略》麥門冬湯。常與生地、元參配伍,用於熱毒傷津所致的便秘,如增液湯。
2.肺陰虛證。本品亦善養肺陰,清肺熱,適用於陰虛肺燥之鼻燥咽幹,幹咳少痰,咯血,咽痛等。常與阿膠、石膏、桑葉、枇杷葉同用,如清燥救肺湯(醫法)。
3.心陰虛證。本品能入心經,養心陰,清心熱,有壹點安神定誌的功效。可用於心陰不足伴有發熱、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癥狀。宜與養陰安神之品同用,如天王補心丹,與盛迪、酸棗仁、白子等同用。熱傷心誌,精神煩悶,睡眠不足者,宜與清心涼血、養陰之品同用。例如,清營湯(溫病論)與黃連、盛迪和玄參等藥物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6 ~ 12g。
古籍文摘
1.神農本草經:“主心腹縛氣...胃絡絕斷,瘦而氣虛。”
2.《本草言》:“清心潤肺之藥。主氣不足,心悸健忘恍惚,精神不振;或肺熱肺燥,反復咳嗽,肺痿葉焦,氣虛氣喘,肺中有火,咯血;或疲乏發熱,津液少;或脾胃燥,秘難。”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有多種甾體皂甙、β-谷甾醇、豆甾醇、高異黃酮化合物、多種氨基酸、各類多糖、維生素A樣物質、銅、鋅、鐵、鉀等成分。
2.藥理作用:家兔肌註麥冬湯可升高血糖;正常家兔口服麥冬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降血糖作用;麥冬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加外周白細胞,提高免疫功能;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能顯著提高實驗動物的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脈流量,保護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提高心肌收縮力;具有改善左心室功能和抗休克的作用;還具有壹定的鎮靜和抗菌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麥門冬湯(麥冬、人參、半夏、甘草、大棗、粳米)對月經期間梅花氣、便血、鼻衄患者療效較好(河南中醫,2000,5: 9)。人參、五味子各6g,紅參3g,水煎服代茶飲,每日1劑量,2個月為1療程,共治療輕度腦功能障礙綜合征36例,治愈8例,顯效12例,好轉15例(中醫雜誌,65438+。用參麥註射液配合適當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6例,顯效54例,有效65,438+04例,無效8例(浙江中醫雜誌,65,438+0988,8:369);本品還被報道用於失眠、肺炎、慢性咽炎、兒童支氣管哮喘、肺源性心臟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