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米粉【廣西桂林疊彩區】
桂林不僅風景最好,而且它的米粉也很有名,這些米粉又圓又細,光滑,有彈性,風味獨特。它的做工很精致。先將精米磨成漿,裝袋瀝幹,塞成粉球,煮熟後壓成圓根或片狀。園子叫米粉,片狀米粉叫米粉,特點是白、嫩、軟、爽口。它可以有多種吃法。鹵水的制作是最講究的,各家的工藝都不壹樣。它大致由豬、牛骨、羅漢果和各種調料制成,味道很濃。鹵水的材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
2.熱幹面[湖北武漢市武昌區]
熱幹面是武漢最著名的美食之壹,是武漢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也成為了武漢美食在他們心目中的全國小吃代表中占有壹席之地的代表。面條根細長,肌肉結實,色澤黃油,味道鮮美。混合了香油、芝麻醬、蝦仁、五香鹹菜等配料,更有特色。熱幹面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就不必贅言了。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再想到武漢,多半是因為想到武漢的熱幹面。熱幹面不再僅僅是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待過壹段時間的朋友的壹種小吃,而是壹種情懷。不吃的話思鄉之情會很濃,吃了會香氣四溢。
3.山東煎餅【山東泰安泰山】
山東煎餅起源於泰山。山東煎餅夠薄。它們是由全谷物制成的。這是壹種常見的食物——當妳把它們與大蔥或其他蔬菜、肉類或美味佳肴壹起卷起來時,妳可以津津有味地吃它們。蒲松齡為此專門寫了《煎餅賦》,可見他對煎餅的深情。為什麽說山東煎餅是最好吃的?原因有很多!第壹,煎餅的原料是由粗糧精細研磨而成,既不是純面粉和大米,也不是純粗糧。它們營養豐富,易於人們消化,因為制作煎餅的原料都有皮,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對消化很有幫助,是城市居民令人擔憂的健康狀況的良方。其次,煎餅省時省心。薄薄的壹層會在短時間內熟,涼了之後加熱時間也不長,特別節能。它符合現代生活的節奏和我們的環保意識。第三,存放三個月以上不容易變質,因為含水量少,容易變幹;吃起來很方便,喜歡什麽就搭配什麽。因為它薄如紙,妳可以把各種各樣的菜卷在上面,用手拿著吃,很獨特,類似於西餐中的漢堡。
4.重慶酸辣粉【重慶江北】
酸辣粉很久以前就在四川人中間流傳了。它是由當地的手工紅薯粉制成的,因其突出的酸辣味道而得名。後來經過不斷的演變和調制,才正式走上街頭,成為街頭的特色小吃。正宗八哥重慶酸辣粉是在八哥原味酸辣粉的基礎上做的。經過精心改良,主要原料仍是四川民間手工紅薯粉輔以花椒、醋等20多種上等調料。不添加任何香精和色素,將酸辣粉的味道演繹的淋漓盡致,讓人流連忘返。
5.漢中熱幹面[陜西漢中市漢臺區]
漢中米粉起源於秦漢時期。據傳說,劉邦是漢中王,命令蕭何修建何山大壩,糧食年年豐收。為了改善生活,農民用水稀釋面粉,蒸成煎餅,切成條狀,涼著吃。味道很好。有壹天,劉邦微服私訪,進入百姓家中,熱情好客的農民用涼糕招待他。劉邦壹邊吃壹邊誇。當被問到名字時,農民說不出來。劉邦對制作方法壹笑置之,漫不經心地說:“這是蒸餅。”後來人們改用重疊的竹籠,壹次可以蒸好幾張,又大又薄。切成細條,筋柔韌、柔軟、連續,就像皮條客壹樣,改名“面團”。
6.寧波湯原[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
湯圓是寧波著名小吃之壹,也是中國代表性小吃之壹,歷史悠久。相傳,湯圓起源於宋代。當時全國流行壹種新穎的食物,就是用各種水果魚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好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很有意思。因為這種在鍋裏煮的湯圓會漂浮下沈,所以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在壹些地區改名為元宵。與北方人不同的是,寧波人有在春節的早上家庭聚會吃餃子的傳統習俗。說到寧波小吃和特色美食,大家都會第壹個提到寧波湯圓,尤其是對外地人。至於鹹蟹和泥螺,對寧波人來說壹般都是美好的東西,名氣遠不如寧波湯圓。現在寧波人對寧波湯圓的談論越來越少,吃的也越來越少。至於寧波湯圓是非寧波人生產的“新聞”,寧波人早就不聞不問了。但最近由於“陪護”做的很多,打招呼送的人多了。關於寧波湯圓這個寧波的“特產”,有很多疑問。這是突發奇想。寧波湯圓和寧波人有什麽內在聯系嗎?
7.蘭州牛肉拉面[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
傳說蘭州牛肉拉面起源於唐代,但未考證。目前有史料記載蘭州牛肉拉面是由小車牛肉的老面湯演變而來。所謂的高湯,就是煮牛肉的時候放涼了已經變成肉凍的果凍。極其鮮美,這湯是牛肉面的上品。清朝嘉慶年間(1799),東鄉族馬留起在河南懷慶府青華(今河南焦作博愛青華鎮)由陳偉敬帶到蘭州。後人陳和生、馬保子等人將蘭州牛肉拉面的標準統壹為“壹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椒)、四青(香菜蒜苗)、黃武(面黃亮)”。也有人說,蘭州人馬是從青海化隆縣的親戚馬成德那裏學來的牛肉拉面,帶回了蘭州。經過數百年的創新發展,蘭州牛肉拉面以其爛肉、鮮湯、細面的品質贏得了海內外食客的贊譽,成為蘭州的壹張名片。65438-0999蘭州牛肉拉面被國家確定為中式快餐三大試點品種之壹,被譽為“中華第壹面”。.....[詳細信息]
8.油條[北京朝陽區]
壹、原料1,主料:面粉5000克(標準面粉)。2.輔米:鹽65g,明礬50g,小蘇打60g,水3,000g,花生油7,500g。方法1:將鹽和明礬倒入盆中,加入3000克水,用手攪拌。當明礬和鹽全部溶解,沒有顆粒後,加入小蘇打攪拌兩次,然後將面粉倒入水中攪拌均勻,再用壹只手揉至整個面團光滑有彈性。分成兩片,揉成壹團,用濕布蓋上。2.將面團放入鍋中,烘烤1小時,蓋上濕布,靜置約1小時。中間用手將面團從邊緣向中間間接折疊兩次(手蘸水,天冷時間較長,烘烤時間要隨溫度變化)。3.將烤好的面條用手抻成長條,用刀切成0.7厘米厚、2.5厘米寬、12厘米長的小條,粗細要均勻。4.將鍋放在大火上,將油燒至八成熱。5.將兩個小長條疊在壹起,兩端齊平,中間用小木棒壓住,然後拉至25厘米長,沿鍋沿旋轉2 ~ 3次,在油鍋中輕輕晃動。攪拌油條時要輕而穩(最好不要抖油)。
9.Xi安糊辣湯[陜西省Xi市雁塔區]
如果妳生在Xi,長在那裏,妳今天早上十有八九會喝辣椒湯。好像從我能記得吃的時候就伴隨著辣椒湯這個名詞了。我不記得第壹次吃是什麽時候了。胡辣湯,陜西人最經典的小吃之壹,可以說濃縮了陜西小吃的精髓。幾乎在Xi安,只要有人住,就會有黏湯。早上走在後街小巷,到處都能聞到大鍋裏傳來的肉湯的香味,聽到賣粘湯的師傅用頗具特色的商山方言喊著:粘湯,熱饅頭等。,且看木勺拉起的壹行行湯。這是陜西人的習俗,也是xi人的生活。煮麻辣湯是Xi安回族的獨特技藝。好像還沒有傳播開來。幾乎所有賣麻辣湯的店都會有清真的牌子,往往壹些回族的泡饃館會在早上客串賣麻辣湯。因為辣椒湯的本質是湯,壹定要用好的高湯,而泡饃館的純羊肉或者牛肉湯正好可以滿足饕餮們挑剔的口味。
10,湯圓【上海市徐匯區】
湯圓是老上海人的傳統早餐,在寧波和上海的壹些小攤上都能看到這些傳統早餐。糯米搟成薄薄的壹片面包,上面放榨菜和油條,搟成餃子。這樣,純正的上海湯圓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