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自然剖面1-12)描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其中(剖面3-10)描述了掛在老松樹上的松香球的形成過程;(段落11—12)講述了琥珀的形成,是松節油球的石化。它包裹著壹對天敵,說明這種琥珀是稀有的。
第二部分(13—17自然剖面)接著敘述了琥珀的發現。漁夫確認是琥珀,說:“這很少見”。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後描述了琥珀的形態,即解釋了想象琥珀形成過程的依據。全段***4句,句子之間聯系緊密,通過層層推理得出最終判斷。
需要註意的是,松節油球不等於琥珀,琥珀是古代松節油的化石。所以,描述松節油球變成化石的文字雖然簡短,但壹定不能忽略。應該激發學生大膽想象,因為這是壹個巨大的變化。
教學理念
1.課前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松節油,讓他們尋找琥珀(琥珀標本),說說松節油的特性,從題目開始,琥珀是什麽?這篇文章中的琥珀是什麽樣的?
2、教學要牢牢把握琥珀形成的過程來突破,圍繞“這個琥珀形成過程有哪些階段”讓學生討論。文章內容結合課件,引起學生形象思維,使其了解琥珀的成因和形式。
3.我們可以回顧壹下《黃河象》這壹課的學習方法,從板書開始介紹,讓學生自己學習,總結出兩節課的內容差不多,但敘述順序不同,不壹樣。
4.引導學生拓展想象,帶著感情讀課文。
如自然段7-10詳細描述了松節油球的形成過程,要以清晰的節奏和層次閱讀,突出“壹大滴松節油”、“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纏在壹起”、“前傾後仰”、“壹動不動”、“重包裹”等詞語。朗讀的心情要輕松活潑,充滿情趣。
單詞註釋
松節油:從針葉樹樹幹流出的膠狀液體,是制造松香和松節油的原料。
擦掉:刷掉或擦掉。
粘度:描述液體的強粘度。
低語:風的聲音。風越刮越大,樹葉沙沙作響。
琥珀: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壹種淺黃色、棕色或紅棕色透明固體。它可以用來制作油漆、裝飾品等。
斷絕:指與原連接失去聯系,原連貫不再連貫。
推測:根據妳知道的想象妳不知道的。
活力: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相互碰撞發出的聲音。
前傾後仰:形容身體前後搖晃。低頭,低頭;向後,面朝上。
大概:估計,大概意思。
吼:原指野獸的咆哮。在文中,水的比喻很響亮。
麻辣:形容像火燒壹樣辣。
詞匯積累
同義詞
關於——關於猜測——大概是擦——擦
反義詞
嫩-硬古-今
多音節詞和多義詞
句子賞析
1.兩只蟲子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淚水中。
“黃淚”指松脂。為什麽要用“眼淚”這個詞?這與之前的文章《突然發生了壹件可怕的事情》壹脈相承。蜘蛛壹步壹步靠近蒼蠅,只是想美餐壹頓,但兩個人都被裹在壹大滴松脂裏。這是壹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悲劇。這樣的寫法體現了它鮮明的文學色彩。
從那塊琥珀中,我們可以推斷出發生在壹萬年前的故事細節,我們可以知道古代世界上有蒼蠅和蜘蛛。
蒼蠅和蜘蛛是當今常見的小昆蟲,但這種小昆蟲是什麽時候出現的呢?這種奇怪琥珀的發現,為科學家研究昆蟲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依據。這也說明了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
文章介紹
這節課是說明文,也可以叫科學小品。作者是德國作家柏吉爾。他用極其生動易懂的文字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紹了有關琥珀的科學知識,想象了這塊琥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並判斷了它的科學價值。
文章結構
全文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可以分為四段。
第壹段(自然段1):琥珀形成的時間估計。
第二段(第2段至12段):說說琥珀形成的條件和過程。
第三段(13段至17段):說說琥珀的發現過程。
第四段(18段):談琥珀的科學價值。
寫作特點
1.這篇課文故事生動,語言優美。
2.科學家根據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進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測。
主要思想
本文以壹塊包裹著蒼蠅和蜘蛛的琥珀為基礎,推測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從而判斷其科學價值。
備課計劃
教學目標:
1,了解琥珀的形成、價值和依據,懂得科學合理的想象。
2.動情地讀課文。
3.培養想象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要條件。
2.了解科學家如何做出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CAI課件
授課時間:兩個小時。
教學過程:
第壹類
首先,揭示話題,提出問題
曝光話題,登上話題。看到這個話題,妳想知道什麽?(同學們可能會問:琥珀是什麽?是如何形成的?誰發現的?)
二,對文本的初步閱讀,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老師展示要求:
(1)正確讀出發音。不確定的話,用參考書或者問老師同學。
(2)邊讀邊用生詞畫單詞,結合語言環境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麽?關於琥珀,課文說了什麽?琥珀有什麽特點?
2.在小組內討論和交流。
3.集體交流。
(1)不確定的發音或不懂的單詞,虛心問班上任何壹個同學。答對了會給小組加分,會激勵同學們自學進步,增強小組榮譽感。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及時引導指導。
(2)第三個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回答,課堂交流。
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文中提到的琥珀中包裹著壹只蒼蠅和壹只蜘蛛,而正文“這兩個小東西的腿上有幾個黑環”主要講的是根據壹塊包裹著蒼蠅和蜘蛛的琥珀來想象這塊琥珀的形成和發現過程,並判斷其科學價值。)
(電腦顯示琥珀色圖片)學生對照圖片練習閱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聽課文錄音,將琥珀形成和發現的過程制成動畫,進壹步理解課文內容。
動詞 (verb的縮寫)學生復述琥珀的形成和發現。
第六,作業
1.學習課文。
2.自學單詞。
第二節課
首先,審查進口,明確目標
關於琥珀,課文說了什麽?作者的想象力是什麽?琥珀的真實描述是什麽?(學生回答)。
那麽作者的想象基礎是什麽呢?形成這樣的琥珀必須滿足什麽條件?這是我們這堂課要探討的問題。
二,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形成過程中對以上兩個問題的思考。(點擊課件,展示問題)。
(l)獨立思考後的小組討論。壹人寫下小組的意思,以便全班交流。)
(2)集體交流。
(3)老師的鏡頭引導學生交流過程中的板書。
(4)師生* * *感應形成的條件和想象的基礎。
(第壹,要有松樹和柏樹。依據是琥珀是松脂形成的。第二,這是壹個炎熱的夏天的中午。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松柏才能滲出大滴的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蒼蠅和蜘蛛剛好在壹起,而且離得很近,壹大滴松節油正好掉下來把它們包在裏面。)
(5)展示課件。松節油球-琥珀。直觀感受琥珀的形成。
2.科學家是如何想象發現過程的?探索想象的基礎。
(1)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師生交流。
(2)角色大聲朗讀這部分。
(3)總結:通過以上問題的討論,妳知道合理想象的基礎是什麽了嗎?
(經過討論,同學們總結出,要想有合理的想象力,必須根據事物的特點創設情境。)
科學家研究這塊琥珀有什麽價值?
(l)默讀最後壹段自然段。
(2)分組討論後回答。
4.看全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思考這節課和《黃河象》這篇文章敘述順序的區別。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
第三,帶著感情讀課文
1.自由練習閱讀。
2.不同角色大聲朗讀。
第四,學生提問,提出難題
動詞 (verb的縮寫)擴展和延伸
文中描述的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妳是怎麽想象的?和同學交流。
不及物動詞分配
以“未來XX”為題寫壹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黑板設計:
20琥珀色
陽光:溫暖、熾熱、炙熱。
松節油球形成松節油:稠而不斷的滴落。
時光飛逝與蜘蛛:偶遇
被淹沒
化石松節油球
課外閱讀材料
琥珀是如何形成的?
琥珀是如何形成的?那些昆蟲是怎麽進入琥珀的?原來,當能分泌樹脂(樹膠)的古樹樹枝被折斷時,樹膠從傷口流出,並散發出香味,吸引嗅覺靈敏的昆蟲。當昆蟲接觸到口香糖時,它會被牢牢粘住。口香糖還在不停的流出來,把蟲子包裹的緊緊的,蟲子和外界完全隔絕了。因此,昆蟲與外界完全隔絕。所以昆蟲幸免於細菌的分解,保存完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殼的運動,原始森林被埋在地下,樹木變成了煤,小團的樹膠變成了透明的化石。所以琥珀實際上是由古代植物分泌物形成的,是遺跡化石,而琥珀中的昆蟲是身體沒有變化的遺跡化石。
還有,妳聽過魚遊上山的故事嗎?現在,請看遊到喜馬拉雅山的魚龍!魚龍是古海洋中的成功分支,也是海洋魚類的強大敵人。1964-1968年,中國科學家在遊覽喜馬拉雅山時發現了許多魚龍化石。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高脊椎動物起源。那麽它是如何“遊”到喜馬拉雅山的呢?魚龍化石的地層時代為晚三疊世,距今265,438+1億年。當時喜馬拉雅地區是汪洋壹片,與地中海相連。後來隨著地殼運動上升為壹片平地和壹座山峰,但最初是被埋沒的。
海底的魚龍也隨著地殼的上升“遊”到了山上。喜馬拉雅是壹個年輕的山脈,它仍在上升。從這裏,我們不僅找到了海相化石,而且為研究生物購買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為古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證據。
琥珀是最好的
1.琥珀是世界上唯壹保存生物,歷經千年仍保持完整的寶石。
二、已知寶石種類中最輕的寶石。
第三,最古老的寶石。琥珀是壹種不受國家、文化和地域限制,已經流行了7000年的寶石。
第四,色彩最豐富但中性的寶石。琥珀是不分年齡性別都可以佩戴的寶石。
琥珀是所有宗教都信奉的寶石。(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