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改良品種
2.精心整地:每6672畝結合整地施腐熟環肥4000-500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30公斤,碳酸氫銨50公斤。犁30厘米深,仔細耙勻,做到無明暗。起壟後壟距60-65cm,壟高10-15cm。結合起壟,每667m2土地施50公斤有機生物菌肥。
3適宜的播種期
做好以病蟲害防治為中心的田間管理:白菜種植成功的關鍵在於病蟲害綜合防治能否科學到位。從苗期到收獲期間,甘藍病蟲害的發生壹直很嚴重。常見的嚴重病害有細菌性軟腐病、黑腐病、病毒病、霜黴病、白菜幹燒心病等。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害蟲是地老虎、菜青蟲、小菜蛾、蚜蟲和夜蛾幼蟲。在防控上,要做好綜合防控。
(1)消滅地下害蟲,保證整苗。結合整地,每667 m2噴灑辛硫磷顆粒劑1000 kg,消滅蠐螬等地下害蟲。地面清理後播種前,約在日落後65,438+0小時,在地面撒上混有鮮草餌的鮮藥毒殺地老虎幼蟲,防止其啃食幼苗,造成缺苗斷壟,防止傷口感染病毒病。
(2)苗期可用適量井水灌溉,降低地溫,防止病毒發生。
(3)從苗期開始,要註意防治菜青蟲、小菜蛾、蚜蟲等害蟲,可配合噴施除蟲脲或噠蟎靈2000倍液,1倍液,每隔7-10天,兩者交替使用。
(4)為防止細菌性軟腐病、黑腐病、病毒病、霜黴病和甘藍幹燒心病的發生,從苗期開始,結合殺蟲劑,每隔7-10天噴1次,用諾氟沙星(氟哌酸)600倍液和14 300-400倍液。註意以上藥液應交替使用,避免產生耐藥性,並多次噴灑諾氟沙星、銅絡合物、天達2116,預防細菌性疾病。
(5)苗期和團棵期早期噴施0.4-0.5%硫酸錳,每隔5-7天噴施65,438+0次,連續噴施3次左右,以預防缺錳引起的白菜幹燒心病。
(6)科學追肥澆水,註意加強苗期和團棵前期的肥水管理,勤少量澆水,配合澆水追施尿素10-15 kg /667 m2,促進幼苗生長發育,增加葉面積,提高光合效率,為高產奠定良好基礎。
長勢旺盛的甘藍田,在蓮座後期要註意控制肥水和適當“蹲苗”,避免蓮座葉過度生長,惡化菜田光照條件,延緩結果,造成減產。
當鱗莖葉片出現並開始包心時,應加大澆水量,每5天左右澆1次水,保持表面幹燥,直至采收前1周停止澆水。追肥應結合裹裹初期澆水,每667 m2追肥腐熟糞肥2000-3000 kg用硫酸鉀10-15 kg或尿素15-20 kg用硫酸鉀10-15 kg。在造粒中期,可配合澆水,施腐熟糞肥500-1000克,硫酸鉀5-8公斤或尿素10公斤,硫酸鉀5公斤。
(7)註意預防藥害,特別是除草劑藥害。壹旦發生,需立即噴灑600倍壯苗型“天達-2116”加200倍紅糖和500倍尿素溶液,每隔5天噴灑1次,共2-3次,可減輕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