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種植胡愛山?

如何種植胡愛山?

懷山藥又名山藥,因其塊根肥碩,肉質,富含澱粉,多用於食用或藥用。胡愛山風味獨特,是壹種珍貴的蔬菜。它在熱帶地區經常被用作食物,是壹種滋補品和釀酒的好原料。胡愛山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喜溫暖但不耐寒。塊根在10℃以上開始萌發,莖葉生長最適溫度為25℃-28℃,塊莖膨大最快溫度為20℃-24℃。為了獲得高產穩產,我們必須特別註意以下栽培要點:

1.選擇和土壤準備:

胡愛山是地下肉質塊根和細須根的產物,所以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格。胡愛山不僅怕幹旱,還怕澇(水澇)。壹般要求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能排水灌溉、微酸性至中性的沙土,最好是黃色沙土,有利於山藥的生根和生長。選地後,冬季深耕40厘米以上,將風化土翻白。開春後,按畦高50 cm左右,畦寬1.4 m(含畦)準備畦,分兩行種植,在田塊四周挖排水溝,田塊長度大於20 m時開腰溝,保證雨季快速排水。胡愛山不能被連續裁剪。壹般每三年要輪換1次。

二、種子處理:

在種植前20-25天,選擇因其硬度而很少食用的根頭(約10 cm),將其斷面的壹端浸於熟石灰粉中滅菌,存放於陰涼通風處。但由於根數有限,種植多年後易退化,不能滿足大規模種植的需要。為了增加繁殖系數,它們大多種植來自胡愛山的地上塊莖(Reiyoshi),Reiyoshi應大小均勻,生長均衡,有利於管理和高產。Reiyoshi太大,成本高,但太小芽不壯,難以爭取高產。另外,為了保證幼苗盛開,可以在播種前15-20天對Reiyoshi進行催芽處理,即將Reiyoshi埋在濕沙中,保持在20℃-30℃。當發芽率達到80%以上時,可選擇壯苗移栽到田間。

三、施足基肥,及時播種:

基肥充足是關鍵技術措施之壹,每畝可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公斤(或進口復合肥40-50公斤)和過磷酸鈣50公斤作基肥。3-4月,氣溫上升到12℃以上,地溫穩定在10℃以上時,選擇晴天或陰天(雨天不宜)種植。種植前按50 cm的行距開溝種植溝,然後在兩個種植行中間開溝施基肥並立即覆土,然後按25-30 cm的株距將根頭垂直放入種植溝中,註意不要倒置,每穴壹片(如果是賴吉種植,每穴壹片, 為了便於根系生長,剩下的種子要橫放在種植溝裏),然後覆土3-5厘米。

第四,現場管理:

1,括號引藤。苗高30厘米時,要及時搭好腳手架,引導藤蔓向上生長。壹般用細竹竿或樹枝插壹個人字架,架高2-2.5米。如果受材料限制,至少要高達1.5m。支架要插牢,防止被臺風吹倒。

2、中耕填充。在生長前期,秦英的中耕除草壹般每半個月進行1次,直到莖蔓長在前半架上,然後拔除雜草。把邊溝裏的壹部分土挖出來,填在邊框的壹排排裏,這樣就在邊框裏形成了壹個很高的邊溝,同時也形成了壹個平整的邊溝,便於雨季排水。

3.肥料和水管理。胡愛山山生長前期所需肥料量較少,主要在生長中後期施用。出苗後用20%的人屎尿塗抹壹次,以後每隔20-30天塗抹50%的人屎尿。塊根旺盛生長期(立秋前後)應復施壹次,每畝可施氮磷鉀進口復合肥20-30公斤,花生麩70-100公斤。最好加磷酸二氫鉀,每畝5-10公斤,因為磷能促進塊根的發育(更多更壯)。每次施肥應在種植行兩側開溝後覆土,以免肥效損失,或先澆水後施肥。但是要註意壹個問題,就是胡愛山溝的水幹了以後才能施肥,避免肥料直接滲入胡愛山馬鈴薯。否則會造成黑根甚至整個薯塊變黑或腐爛,影響產量和品質。

4.灌溉和排水。胡愛山是壹種耐旱作物,但要想高產,就應該適當澆水。在發芽期和馬鈴薯塊莖形成初期,山藥應保持濕潤,壹般在1追肥前後。如遇久旱無雨,土壤應輕澆1-2遍,直至土壤表面濕潤。以後夏秋之交,如果幹熱天氣持續1周以上,早晨要澆冷水抗旱。胡愛山比較怕澇,雨季要及時清溝排水,做到田間不積水。

五、病蟲害防治:

胡愛山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和斑駁病,可分別噴灑立枯靈和炭疽病。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茶毛蟲、松毛蟲、綠葉蟬等。,可以噴殺蟲劑如殺蟲王。

第六,適時收獲:

胡愛山山的收獲期很長,從6月6日+2月開始,壹直持續到第二年春天。為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應根據市場情況,在6月65438+塊莖緩慢膨大的2月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