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正逢“三伏天”的頭伏熱浪襲來, 天氣炎熱, 這時人體消耗大,出汗多, 壹定要註意及時補充體力和水分,清熱解暑。 那小暑節氣,民間都吃什麽食物的習俗呢?下面就分享5種傳統食物,小暑節氣,再忙也別忘了吃它們,寓意美滿又安康,不懂太可惜,應季而食營養足,平安過夏天。
壹 蓮藕,小暑節氣,天氣炎熱, 空氣會變得十分幹燥,且人體的水分和營養的大量流失,而蓮藕富含碳水化合物、 鈣、鐵、鋅等營養元素和膳食纖維等,具有滋陰潤燥、涼血、清熱、補血益氣等作用,尤其適合在炎熱的夏季食用。小署節氣正值蓮藕成熟的時間,而且蓮藕是涼性的,這時吃些蓮藕對人的身體很有益處。
桂花紅糖糯米藕
原料: 蓮藕 糯米 糖桂花 紅糖
制作: 先將糯米洗凈後提前浸泡30分鐘; 將洗凈去皮的蓮藕底端的五分之壹處切開, 在蓮藕孔洞中灌入浸泡好的糯米,註意糯米只需填入三分之二,再將切下來的蓮藕塊蓋上,用牙簽來固定住。將準備好的蓮藕放進電壓力鍋中,加入沒過食材壹半的水和適量的紅糖,按下電壓力鍋上燉煮的功能鍵,約20分鐘,蓮藕煮好後浸泡幾個小時。 將制作好的紅糖糯米藕拿出來,去除牙簽後再切片,擺放在盤中,再澆淋上適量的糖桂花即可。
二 鱔魚,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功效,小暑前後的鱔魚最為最肥、最滋補,老話素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在高溫天氣,正是支氣管炎、哮喘、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此時吃些鱔魚能滋補的功效。
紅燒鱔魚
原料: 鱔魚 高度白酒 生抽 姜片 蒜瓣 胡椒粉 油鹽
制作: 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 將鱔魚放進鍋中翻炒至鱔魚變色,加入幾片姜進鍋中繼續翻炒; 烹入適量的白酒和生抽翻炒均勻; 再加入少許水後加蓋煮上5分鐘;放入蒜瓣進去, 大火收汁; 最後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三 綠豆芽,綠豆芽是綠豆發出來的芽,是屬於寒涼性的食物之壹,夏天人體出汗多,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用綠豆煮湯來補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而綠豆發芽後營養得到了更多的釋放, 綠豆芽具有清腸胃,解熱毒,利濕熱,潔齒等功效。 綠豆芽富含大量的水分和維生素C,夏天多吃綠豆芽能起到保護我們皮膚的作用。
洋蔥炒豆芽
原料: 豆芽菜 洋蔥 青椒 胡蘿蔔 油鹽
制作:熱鍋涼油,下入胡蘿蔔絲進鍋翻炒幾下,加入洋蔥絲進鍋翻炒出香味;加入豆芽菜進鍋後要大火快炒兩下,加入少許鹽調味;再放入青椒絲繼續翻炒幾下即可盛入盤中。
四 餃子, 餃子在中國人飲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很多節氣、習俗中都會出現,民間素有說法,“頭伏餃子,二伏面,”。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的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苦夏開始,往往比往日消瘦,而餃子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韭菜餃子
原料:肉餡 韭菜 面粉 姜末 料酒 油鹽
制作:面粉加入適量的水和成光滑的面團後,加蓋放在室溫裏醒上20分鐘; 肉餡中加入鹽、姜末和料酒,順著壹個方向攪拌均勻後;將韭菜末後先加入少許香拌均勻, 再加入少許鹽拌均勻,這樣餡料就拌好備用了。 將面團揉搓壹下,揪下大小相同的劑子, 再用搟面杖搟好餃子片。 將韭菜肉餡包入餃子皮中,再將餃子邊都按壓捏緊,將所有的餃子都包好後備用。 燒鍋開水,將餃子下入鍋中後,馬上用勺輕輕撥動壹下後加蓋去煮;待煮到水開後揭開鍋蓋,繼續煮,中途加入兩次水,煮到餃子全部浮起來後繼續煮上2分鐘即可。
四 餃子, 餃子在中國人飲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很多節氣、習俗中都會出現,民間素有說法,“頭伏餃子,二伏面,”。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的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苦夏開始,往往比往日消瘦,而餃子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韭菜餃子
原料:肉餡 韭菜 面粉 姜末 料酒 油鹽
制作:面粉加入適量的水和成光滑的面團後,加蓋放在室溫裏醒上20分鐘; 肉餡中加入鹽、姜末和料酒,順著壹個方向攪拌均勻後;將韭菜末後先加入少許香拌均勻, 再加入少許鹽拌均勻,這樣餡料就拌好備用了。 將面團揉搓壹下,揪下大小相同的劑子, 再用搟面杖搟好餃子片。 將韭菜肉餡包入餃子皮中,再將餃子邊都按壓捏緊,將所有的餃子都包好後備用。 燒鍋開水,將餃子下入鍋中後,馬上用勺輕輕撥動壹下後加蓋去煮;待煮到水開後揭開鍋蓋,繼續煮,中途加入兩次水,煮到餃子全部浮起來後繼續煮上2分鐘即可。
五 羊肉,小暑就意味著炎熱的天氣來臨,也是陽氣最盛的時節,是壹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的季節,此時是人體消耗最大的季節,因此夏天也需要適量的進補,來補充體力。而羊肉味幹性溫,能益氣補虛,是夏天進補,養陽氣的佳品,夏天吃羊肉可以“冬病夏治、以毒攻毒”的說法。
羊肉湯
原料: 羊肉 羊骨 黨參段 香菜 生姜 胡椒粉 油鹽
制作: 鍋內加水,待水開時將羊肉和羊骨放入,用中火煮去血水,撈起沖凈待用; 再將準備好的羊肉和羊骨,適量的姜片和黨參段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後轉為小火燉上2個小時。 將煮好的羊肉撈出後切片,再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和香菜,最後盛入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