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肺炎多由病毒引起,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較為常見和嚴重,常形成壞死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病程易演變為慢性肺炎。
肺炎支原體也會引起間質性肺炎。支原體經呼吸道侵入後主要侵入細支氣管及支氣管周圍組織,由於沒有破壞性病變,可完全恢復。
過敏性肺炎是壹種因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細菌制品、動物蛋白或有機物的粉塵而引起的非哮喘性過敏性肺部疾病。表現為彌漫性肺間質炎癥,可治愈無後遺癥。
少見,如肺炎鏈球菌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並發癥,化膿性炎癥擴散到間質組織,引起化膿性間質性肺炎。如果炎癥繼續發展,可能會出現肺膿腫和膿胸。如果病變停止發展,會轉為恢復,但也可形成慢性間質性肺炎。
間質性肺炎(IP)又稱肺間質纖維化(PIF)、纖維化肺泡炎(FA)、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壹種原因不明的疾病,以彌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結構紊亂為特征,最終導致肺間質纖維化。其組織病理學分類是復雜的,經歷了許多修改和發展。
間質性肺炎的西醫治療
1.糖皮質激素是本病的首選藥物。
2.免疫抑制劑用於糖皮質激素效果差的患者或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
3.其他對癥措施:如氧療、抗生素治療控制肺部感染。
4.肺移植。
5.輕者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重者用硫唑嘌呤治療。
6.重癥或急性患者應使用大劑量氫化可的松作為休克療法。
7.中藥和中藥結合可以減少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
中醫藥治療間質性肺炎和肺間質纖維化
分期治療肺間質纖維化與活血化痰通絡
肺絡不通是肺間質纖維化的基本病機特點,但不同時期其病機側重點不同。在肺泡炎期(急性期),起病突然,病程短,以肺泡炎癥和滲出為主。在間質纖維化階段(慢性持續期),肺泡隔內常形成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和纖維化,病程長而持久。雖然兩個階段的病機各有特點,但痰瘀阻絡是同壹個病機。所以分階段治療肺間質纖維化,活血化痰通絡才是治療之道。
2.1急性期:解表化痰通絡,清熱利濕解毒,活血化痰通絡是肺纖維化急性期常用的方法。
2.2慢性遷延期:慢性遷延期的病機特點是絡脈虧虛,虛實夾雜。通補結合是治療慢性肺纖維化遷延期的總原則。
(1)益氣活血,化痰通絡:肺纖維化反復發作,持續存在,最終導致氣虛血瘀,痰濁阻絡,虛實夾雜。氣虛、血瘀、痰瘀是慢性肺纖維化最常見的證候之壹,益氣活血、化痰通絡是治療慢性肺纖維化的主要方法。黨參、黃芪、赤芍、川芎、地龍、桂枝、法半夏、旋覆花、皂角、白芥子等藥物。也可以選擇參芪扶正註射液合川芎芩註射液靜脈滴註,益氣活血通絡。
(2)益氣養陰,化瘀解毒通絡:放射性肺炎和彌漫性間質性肺病在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後,易出現氣陰兩虛、瘀血毒阻絡之證。因此,益氣養陰、化瘀解毒、通絡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太子參、沙參、麥冬、五味子、百合、當歸、丹參、牡丹皮、浙貝母、蛤殼等藥物。也可選擇生脈註射液聯合脈絡寧註射液或復方丹參註射液,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3)益肺腎,化痰祛瘀,通肺絡:肺腎兩虛,痰瘀阻絡,可謂肺痿郁的終極病理機制,益肺腎,化痰祛瘀,通肺絡之法是治療中晚期肺纖維化的根本法則。具體藥物可以是熟地黃、當歸、冬蟲夏草、山茱萸、浙貝母、三棱、莪術、水蛭、絲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