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血怎麽做好吃
先把羊血洗凈。切成長方形片狀。從熱水中淖壹下。蔥、姜、蒜切碎。青蒜苗洗凈。切成3公分長的段。鍋裏放油,六成熱放入蔥、姜、蒜煸炒。放入青蒜苗翻炒。放入羊血、料酒、鹽翻炒。入味精調味,即可出鍋。入盤中,即可享用。
烹飪小技巧
想用羊血做菜的話。再加壹道工序。大鍋水燒開,把盆內加了冷水凝固的鮮血塊,用刀劃成壹樣大小的塊,倒入開水的鍋中繼續加熱。然後顏色會變深,等血塊裏面和外面壹樣的顏色的時候就關火。關慢了就會煮老的,把熟了的血塊撈出來放冷水裏面保存。這樣就可以再加工,也不容易碎了,也容易熟。
羊血的功效與作用
羊血為綿羊或山羊的血,營養豐富。其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鉀、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煙酸等。羊血中蛋白質及鐵的含量豐富。
1、醫用效能:羊血性熱,味鹹。具有止血祛瘀,通經解毒等作用。適用於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及鼻出血、嘔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病癥。
2、食用搭配:羊血與食醋同食,對便血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3、食用禁忌:忌食病死豬的血。因病死羊的血裏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及毒素,食後可引起中毒,甚至感染疾病。
4、食物相克
(1)、羊血與半夏:半夏含有β-谷甾醇、葡萄糖苷、辛辣醇類、三萜烯醇、膽堿、多種氨基酸、生物堿等活性成分。半夏辛溫燥濕,降逆止嘔,為竊陰之品。羊血性熱,兩熱相加,損陰而傷津,容易導致火熱病變。另外,羊血中的某些有機成分能與半夏中的醇類、有機酸、生物堿等發生不良反應。故二者不宜搭配食用。
(2)、羊血與石菖蒲:石菖蒲含有芳香性揮發油、細辛醚、菖蒲酮酚類、氨基酸、糖類等。對人體有鎮靜作用,對真菌有抑制作用。石菖蒲辛溫燥濕,為劫陰之品。能開竅除痰,醒神健腦,化濕健胃。而羊血性熱味膻,極易幹擾芳香性揮發油的作用,而且兩熱相加,容易導致火熱病變,故二者不宜搭配。
5、食藥相克
(1)、羊血與四環素:服用四環素時,不宜食用羊血。因為羊血中鐵質含量豐富,極易與四環素牢固結合,減少胃腸道對四環素的吸收利用,降低四環素的療效及羊血的營養價值。故二者不宜同食。
(2)、羊血與何首烏:《本草綱目》記載:“何首烏、地黃忌壹切血、蔥、蒜、蘿蔔。”羊血中含有較多的鐵,而何首烏含有較多的有機酸及鞣質,能與鐵反應生成沈澱物,造成羊血的營養成分及何首烏的藥效降低。故二者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如頭暈頭痛,乏力納差等癥。
(3)、羊血與地黃:《本草綱目》記載:“地黃忌諸血、蔥、蒜、蘿蔔。”羊血、牛血、豬血皆鹹平,鹹為陰寒之味。李時珍日:“服地黃、何首烏諸血忌之,能損陽也。”動物的血均含有復雜的有機成分,能與地黃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發生不良反應,故二者不宜搭配食用。
(4)、羊血與補骨脂:《本草綱目》記載:“補骨脂忌諸血、蕓苔。”補骨脂性溫助陽,豬血鹹寒損陽,故二者不合。
(5)、羊血與朱砂:《飲膳正要》記載:“有朱砂勿食血。”朱砂忌鐵器,朱砂主要為硫化汞,硫化汞與鐵起化學反應,使朱砂失去藥理作用,並且毒性增加。羊血中富含鐵,故二者不宜同食。
6、食病相克
(1)、便血患者不宜食用:因食用羊血後大便色黑,容易與上消化道出血相混淆,可能掩蓋患者病情。
(2)、火熱內盛者不宜食用:火熱內盛者宜食寒涼清熱瀉火之品,忌食溫熱之物。本品性熱,上述患者食後會加重火熱病情。
(3)、陰虛內熱者不宜食用:陰虛內熱者宜食養陰清熱之品,忌食溫熱之物。本品性熱,上述患者食後會加重陰虛內熱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