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寨紮寨

大寨紮寨

?大寨。大寨

“農業大寨,工業周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很多建築的外墻上都有這樣的標語。那時候我們還在上小學,不知道什麽是大寨。什麽是大慶?

?後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閱讀的深入,哦,這是兩個地名。大寨地處太行山腹地,虎頭山腳下,平均海拔1 km,平均氣溫9.4度,無霜期145天,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大寨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土地改造的先進典型。1964年,毛澤東主席向全國發出了開展農業科學競賽的號召,農業科學競賽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壹起登上了歷史舞臺。大寨人的拼搏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關註和肯定。所以我想知道,迷人的大寨,著名的陳永貴,郭鳳蓮和虎頭山在哪裏?是什麽樣的?

?我想了幾十年了。由於工作忙,多次走田麗高速(山西董重高速,天鎮到黎城),途經山西晉中昔陽縣。由於時間倉促,我沒有去程大寨。2021年9月3日,我和朋友去河北石家莊送孩子上學。回來的路上。最後,我們下定決心去這個鬧鬼的地方。車子從京昆高速(太舊高速)上了田麗高速,沒多久就到了昔陽縣城。大寨的紫色旅遊牌子在高速公路上非常顯眼。我們拐進昔陽縣城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我們順著導航往東南走了十幾公裏。我們到了大寨鎮,剛轉了壹圈。往山上走,我們首先來到了大寨奇石博物館。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如石灰石和花崗巖。由於地質作用,它們是各種奇怪的形狀。據說這些石頭大部分是從山上采來的。另外還有根雕,奇石博物館外有壹個巨大的水池。據說村民們為了抗旱,集體修建了這個水池。往山上走,就是著名的虎頭山。有葉劍英同誌的題詞。站在虎頭山上,可以俯瞰整個大寨。遠處的磚穴排列整齊,也是大寨的典型標誌。虎頭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等許多同誌登上虎頭山,走下臺階。那就是著名的大寨博物館。院內有陳永貴同誌的石像,大寨博物館有許多六七十年代的物品,有實物農具,有各國領導人參觀的圖片和影像資料,讓我們追憶上個世紀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歲月。

?對於70後來說,大寨並不陌生。可以說六七十年代是大寨最火爆的時代。在陳永貴同誌的領導下,大寨人民在沒有國家任何支持的情況下,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無數次克服自然災害改造梯田。通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創造了豐收,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向國家繳納公糧。大寨精神是“不怕困難、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無私奉獻”的集體主義精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壹度沈淪甚至消失,人們都不想再談論他。然而,進入新世紀,在黨支部書記郭鳳蓮的帶領下,大寨人走出了壹條改革開放、創業創新之路。在六七十年代被稱為“鐵娘子”的郭鳳蓮和奮鬥大寨的精神聞名全國後,郭鳳蓮和大寨的命運經歷了歷史的起伏,時代在發展,大寨人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也在不斷變化。那麽什麽會是壹樣的呢?不變的是艱苦奮鬥的精神。大寨人現在的衣食住行環境非常優美,生活非常富裕。自24歲起,郭鳳蓮就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如今,74歲的他已經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說,因為她壹直在農村,所以只要有場合,她就會為農民說話。她創辦了壹系列工廠,大寨毛衫廠遠近聞名。特別是近年來,大寨旅遊業方興未艾,已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區。

?在新世紀、新時代、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今天,學習大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將成為我們開拓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精神武器,成為我們永不停息奮鬥進取的內在動力,使我們在改革發展進步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