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中藥王姜是什麽 應該是姜黃
姜黃為姜科植物姜黃的
根莖, 是壹味常用中藥。全國中等中醫藥學校教材
《中藥學》對其性味記述為“辛、苦, 寒, 入肝、膽、脾、胃經”。功效為“涼血止
血, 破瘀消腫, 行氣止痛”
問題三:中藥裏的姜獨是什麽 應該是羌獨,羌活,獨活合起來的簡寫,有好多要同時配伍會寫簡稱,例如乳沒(乳香、沒藥)、焦三仙(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如下:
處方藥名 / 調配應付
二門冬/(二冬) 天冬、麥冬藥圈
二術 / 蒼術、白術
二母 / 知母、貝母
二芍 / 赤芍、白芍
二決明/ 生石決明、決明子
二活 / 羌活、獨活
生熟地(二地) 生地、熟地
全紫蘇 紫蘇子、紫蘇葉、紫蘇梗
蒼白術 蒼術、白術
蘇子葉 紫蘇子、紫蘇葉
羌獨活 / 羌活、獨活 (妳問的在這)
赤白芍 赤芍、白芍
二烏 制川烏、制草烏
二地丁 蒲公英、紫花地丁
二風藤 青風藤、海風藤
二蒺藜 刺蒺藜、沙苑子
青陳皮 青皮、陳皮藥圈
砂蔻 砂仁、豆蔻
荊防 荊芥、防風藥圈
潼白蒺藜 沙苑子、刺蒺藜
忍冬花藤 金銀花、金銀藤
金銀花藤 金銀花、金銀藤
腹皮子 大腹皮、生檳榔
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
焦四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焦檳榔
炒三仙 炒神曲、炒麥芽、炒山楂
炒(鹽)知柏 鹽知母、鹽黃柏
生熟薏米 生薏米、炒薏米
全藿香 藿香葉、藿香梗
生熟谷芽 生谷芽、炒谷芽
谷麥芽 炒谷芽、炒麥芽
桃杏仁 桃仁、杏仁
龍牡 煆龍骨、煆牡蠣
荷葉梗 荷葉、荷梗
豬茯苓 豬苓、茯苓
生熟稻谷 生稻芽、炒稻芽
生炒蒲黃 生蒲黃、炒蒲黃
棱術 三棱、莪術
生熟棗仁 生棗仁、炒棗仁
蘆茅根 蘆根、茅根
乳沒 乳香、沒藥
冬瓜皮子 冬瓜皮、冬瓜子
酒知柏 酒知母、酒黃柏
生龍牡 生龍骨、生牡蠣
問題四:名稱中帶“姜”字的中藥如何區別使用 摘 要:中藥名稱中,有許多帶“姜”字者,但並不都是姜,本文從藥物來源,功效,主治上對其加以區別,以期提高臨床應用的正確性。
問題五:名稱中帶"姜"字的中藥如何區別使用 中藥名稱中,有許多帶姜字者,但並不都是姜.本文從藥物來源、功效、主治上對其加以區別,以期提高臨床應用的正確性.
問題六:在中藥學裏,生姜是姜的哪部分? 別名:生姜、黃姜、均姜
使用提示:每次10克左右 姜知識介紹:姜屬姜科,為植物姜的幹燥根莖或鮮根莖,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我國自古栽培,周朝食用。
姜供食用的部位為不規則的塊莖,呈灰白或黃色,具有辛辣味。
姜按用途和收獲季節不同而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壹般含水多,纖維少,辛辣味淡薄,除做調味品外,尚可炒食,做姜糖等;老姜多在十壹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濃,主要用做調味。
姜是壹種極為重要的調味品,同時也可作為蔬菜單獨食用,而且還是壹味重要的中藥材。它可將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滲入到菜肴中,使之鮮美可口,味道清香。 姜營養分析:生姜還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日常我們在吃松花蛋或魚蟹等水產時,通常會放上壹些姜末、姜汁。人體在進行正常新陳代謝生理功能時,會產生壹種有害物質氧自由基,促使機體發生癌癥和衰老。
生姜中的姜辣素進入體內後,能產生壹種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強的對付氧自由基的本領,比維生素E還要強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 *** 胃粘膜,引起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神經的反射性興奮,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達到健胃、止痛、發汗、解熱的作用。姜的揮發油能增強胃液的分泌和腸壁的蠕動,從而幫助消化;生姜中分離出來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顯的止嘔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 *** 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生姜有抑制癌細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 姜補充信息:1. 去姜皮的竅門:姜的形狀彎曲不平,體積又小,消除姜皮十分麻煩,可用汽水瓶或酒瓶蓋周圍的齒來削姜皮,既快又方便。
2. 姜的品質要求:修整幹凈,不帶泥土、毛根、不爛、無蔫萎、蟲傷,無受熱、受凍現象。姜受熱,生白毛,皮變紅,易爛;受凍則皮軟,外皮脫落,手捏流姜汁。 姜適合人群:壹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傷風感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者食用。
2. 陰虛內熱及邪熱亢盛者忌食。 姜食療作用:生姜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
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主治外感風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腹痛腹瀉、中魚蟹毒等病癥。 姜做法指導:1. 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果放上壹點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飯量,所以俗話說:“飯不香,吃生姜”。
2. 姜可煎湯內服,佐料,入菜炒食,或切片炙穴位。老姜可做調料或配料;嫩姜可用於炒、拌、爆等,如“嫩姜炒牛肉絲”、“嫩姜爆鴨絲”等。
3. 吃姜壹次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在經腎臟排泄過程中會 *** 腎臟,並產生口幹、咽痛、便秘等“上火”癥狀。
4. 爛姜、凍姜不要吃,因為姜變質後會產生致癌物,由於姜性質溫熱,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況下作為食療應用。
烹調用途:生姜重要的調料品,因為其味清辣,只將食物的異味揮散,而不將食品混成辣味,宜作葷腥菜的矯味品,亦用於糕餅糖果制作,如姜餅、姜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