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用於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內停。
2、檸檬: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熱,除煩渴,增進食欲,止嘔惡,下氣和胃。用於治療胃脘不適。
3、橙子:味酸,性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用於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嘔吐,便秘等。
4、蘋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於中氣不足,腹瀉,便秘等。
5、木瓜: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於胃痛,消化不良等。
6、桃子:味甘酸,性溫。有補氣生津,活血消積之功。用於津傷腸燥便秘,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7、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熱和胃,除煩止渴之功。用於熱病口渴,反胃嘔吐等。
8、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腸之功。用於實證便秘。
濕熱體質的調理方法
1、濕熱體質的精神調養
想要緩解濕熱體質,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壹般情況下,濕熱體質的患者精神都會比較暴躁或者是煩悶,或者是經常發怒。所以說,日常生活中我們壹定要保持心態的穩定,然後多聽壹些具有舒緩精神作用的音樂,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
2、濕熱體質的飲食調養
平時可以適當多吃的食物:薏仁、蓮子、茯苓、紅小豆、綠豆、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蓮藕、空心菜、莧菜等。
盡量少吃的食物:胡桃仁、鵝肉、羊肉、狗肉、鱔魚、香菜、辣椒、酒、飴糖、胡椒、花椒等甘酸滋膩之品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食品。
3、濕熱體質的起居調理
濕熱體質以濕熱內蘊為主特征,平常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長期熬夜,或者過度疲勞。要保持二便通暢,防止濕熱郁聚。註意個人衛生,預防皮膚病變。居室環境宜通風情節,清爽舒服。改正不良嗜好,如戒煙限制酒。
4、濕熱體質的運動鍛煉
如果出現了濕熱體質,那麽平時就壹定要做好清濁以及祛濕的工作。這個時候可以進行壹些強度或者是運動量比較大的運動,常見的就有爬山、 遊泳 、 武術 已經中 長跑 等,這樣不僅能夠更好的消除身體中多余的熱量,同時還能夠排出多余的水分,起到清熱除濕的工作。健康專家告訴我們,想要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那麽最好能將力量還有中長跑結合起來壹定鍛煉,這樣效果更佳。
5、濕熱體質的藥物保健
如濕熱較重,可以通過吃些清熱祛濕的涼茶,或者中成藥要進行調理,比如龍膽瀉肝丸(肝膽濕熱)、參芩白術散、茵陳蒿湯(脾胃濕熱)等清熱祛濕藥。也可以自己煮壹些涼茶,比如、金銀花、雞蛋花、夏菇草、車前子、魚腥草等。
濕熱體質的表現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壹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所謂熱,則是壹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
濕熱質人的型體特征:形體偏胖或消瘦;
常有表現:面垢油光、多有痤瘡粉刺、常感口幹口苦、眼睛紅赤、心煩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結或黏滯、男性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帶下增多。病時上述征象加重;
舌象:舌質偏紅怠黃膩;脈象:多見滑數;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容易發怒;適應能力:不能耐受濕熱環境。
常見的皮膚病:痤瘡、濕疹、銀屑病、汗皰疹,濕癬、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等。
治療濕熱的偏方
1、涼拌馬齒莧
采新鮮馬齒莧100g,清水洗凈,切斷,用少許醬油、麻油拌勻食用。
2、泥鰍燉豆腐
泥鰍500g,豆腐250g,鹽3g。把泥鰍去鰓及內臟,洗凈;豆腐切塊;泥鰍入鍋,加鹽、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燉至五成熟時,加入豆腐,再燉至泥鰍熟爛即可。清熱利濕。
3、紅豆燉豬骨湯
紅豆,蓮藕,陳皮,豬骨。將紅豆洗凈後瀝幹備用;蓮藕去皮洗凈切塊備用;陳皮用水事先浸泡軟刮瓤洗凈備用;豬骨洗幹凈後放入開水中約煮5分鐘去掉血水撈起備用。準備砂鍋,放入全部材料,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20分鐘,水開後調成小火燉2個小時,之後下調味料即可。
4、竹筍西瓜皮煲鯉魚
鯉魚1條,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姜和紅棗各適量。竹筍去掉硬殼削去老皮,橫切片,用水浸泡1天備用;鯉魚去除腮、內臟,但是保留魚鱗,洗幹凈後用油稍微煎到黃色;眉豆、西瓜、生姜、紅棗洗幹凈後,紅棗去核;將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裏面,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最後加食鹽食用。
猜妳喜歡:
1. 去胃火吃哪些中成藥
2. 濕熱吃什麽藥
3. 肝膽濕熱吃什麽藥
4. 女性濕熱下註吃什麽藥
5. 濕氣重吃什麽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