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沒藥”的功能與功效

?“沒藥”的功能與功效

藥名:沒藥拼寫:墨妖英文名:沒藥來源:橄欖科沒藥樹或愛倫堡沒藥樹的樹脂。功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治:治跌打損傷、金瘡、筋骨疼痛、心痛、腹痛、閉經、癰腫疼痛、痔漏、目痹:苦、辛、平。1藥性理論:“苦,味苦。”②《海藥本草》:“苦而辛,溫而無毒。”3《開寶本草》:“苦,平,無毒。”入肝、脾、心、腎經。1《本草舒舒》:“入足厥陰經。”2《新版本草》:“入脾腎。”3《本草求真》:“入心肝。”用法用量:內服:煎服,1 ~ 3元:或丸或散。外用:研磨、修整。避免用藥:避免服用。1《品匯要領》:“孕期勿服用。”2《本草經》:“不適用於有關節痛及胸腹部、肋部疼痛,但非瘀血所致者。產後惡露多去,腹痛者不宜。癰已潰,不宜用。不適合眼睛發紅、皮膚不血熱的人。”藥物配伍:與乳香配伍,活血化瘀,行氣舒筋;用穿山甲,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龍血竭,活血化瘀,止痛。用雄黃,能消腫生肌,祛濕解毒。其他名稱:沒藥(綱目)和沒藥(全國中草藥收藏)處方名稱:沒藥、末沒藥、制沒藥、炙沒藥、醋炒沒藥、清沒藥、生沒藥、生沒藥。方中沒藥和終藥都是指生沒藥。將原藥除去雜質,將其打碎入藥。制作沒藥也叫煎沒藥。對於純沒藥,用文火煎制,然後入藥。醋炒沒藥也叫烤沒藥。將沒藥炒至融化,撒上米醋,炒至幹,取出,然後入藥。商品名:沒藥:紅棕色至紫褐色塊狀,稍透明,無雜質,品質好。狗沒藥:又名狗皮沒藥、馬皮沒藥、馬皮沒藥。用狗皮或馬皮包裹。質量。天然沒藥:沒藥塊,表面呈黃褐色或紅褐色。膠體沒藥:暗褐色表面的沒藥團塊。沒藥:各種沒藥的總稱。最好是微透明、油、香、苦、無雜質的。動植物資源分布:1沒藥樹(《大明統壹記錄》)分布於熱帶非洲和西亞。愛倫堡的沒藥樹分布在紅海兩岸的沿海地區,以及從北緯22度到索馬裏海岸的阿拉伯半島。藥材主要產於索馬裏、埃塞俄比亞和阿拉伯南部。索馬裏生產的產品是最好的。廬山石灰巖山上,沒藥生長在廬山。藥材的采集與儲存:165438+10月至次年2月或6-7月。這種產品大多是從樹皮縫隙中自然滲出的;或者切開樹皮讓樹脂從傷口滲出。壹種黃白色液體,與空氣接觸後逐漸凝固成紅棕色團塊。收獲後,除去樹皮和雜質,儲存在幹燥通風的地方。拉丁名:沒藥原植物1沒藥英文。2愛倫堡沒藥。加工方法:沒藥:去除雜質,打碎。制作沒藥:將采摘下來的沒藥放入鍋中用文火煸炒至表面微熔,然後取出放涼。或者煎至表面微熔,噴米醋,繼續煎至外層光亮透明,取出晾涼。(每100斤沒藥,6斤醋)《本草從新》:“沒藥,水飛過來,用碗坐熱水,用燈芯研,易精。”考證:出自《本草》:“沒藥生於波斯,今海南各國、廣州可能有。木的根和植物都像橄欖,密密麻麻的在朱麗亞。老的人,地下滴著壹團漿糊,凝結成塊,或大或小,也像安息香。”藥材鑒別:幹膠樹脂呈不規則顆粒狀或結塊,大小不壹,壹般直徑約2.5 cm,部分可達10 cm,紅褐色或黃褐色,表面粗糙,布滿灰塵。硬而脆,斷口呈不規則顆粒狀,有褐色油狀光澤,伴有白色點狀或線狀,片狀半透明。用水研磨,形成黃色乳液。氣息淡而香,味苦微辛。最好是大的,紅褐色,香氣濃郁,雜質少的。中藥化學成分:沒藥含樹脂25-35%,揮發油2.5-9%,膠質57-65%,水及各種雜質3-4%。大部分樹脂可溶於乙醚,不溶部分含有a、B稀有沒藥酸,可溶部分含有a、B、r普通沒藥酸、普通沒藥酸和a、B稀有沒藥酸。它仍然含有沒藥樹脂(Heeraboresene)和沒藥松油醇(Commiferin)。該揮發油在空氣中易樹脂化,含有丁香酚、間甲酚、孜然醛、松油烯、雙戊烯、檸檬烯、肉桂醛和沒藥。樹膠水解成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乙醇能溶解樹脂和揮發油,上等沒藥的醇不溶性成分不超過70%;灰分含量不超過5%。沒藥的成分可能因來源不同而略有不同。商品沒藥壹般含3%-8%的揮發油,45%的沒藥樹脂,60%的樹膠,少量苦味,以及沒藥酸、甲酸、乙酸和氧化酶。沒藥揮發油為黃色或黃綠色粘稠液體,有特殊氣味,遇空氣易樹脂化。該油含有丁香酚、間甲基苯酚、枯茗醛、肉桂醛、甲酸酯、乙酸酯、桃金娘酸酯和案葉油烯。沒藥的壹些揮發油中還含有α-、β-紅沒藥烯、dl-檸檬烯等。沒藥樹脂(myrrhin)是壹種中性物質,加熱得到沒藥脂肪酸:α-、β-、γ-沒藥脂肪酸(α-、β-、γ-沒藥脂肪酸)、-沒藥脂肪酸、α-、β-沒藥脂肪酸(α-、β-稀有沒藥lipphenols之壹,含有原兒茶酸、兒茶酚和稀有沒藥氧化物樹脂。類似樹膠的阿拉伯樹膠被水解以獲得阿拉伯聚糖、木聚糖、半乳聚糖等。中藥化學鑒別:1粉末在硝酸中變紫。將本品的乙醚提取物或揮發油置於蒸發皿中,待乙醚揮發後,用溴或發煙硝酸蒸氣接觸皿底的膜狀殘留物,呈紫色。本品與水研磨形成黃褐色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