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打開壹個網頁,搜索“輔食”。妳可以看到上百甚至上千個關於“輔食”的問題,比如輔食可以吃雞蛋嗎?妳什麽時候吃輔食?6個月前可以吃嗎?每次應該吃多少?孩子壹直嘔吐怎麽辦?……
正是當代家長對兒童輔食的重視,造就了智商高、身高優秀的孩子。但是,從小註重輔食餵養是不夠的,“及時進食”還要註意避免“有毒輔食”。
“輔食黑名單”已經出爐,海鮮、粗糧、雞蛋都在列。容易積食也影響發育。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壹個帖子:
這位寶貝媽媽和婆婆對育兒的看法不壹樣。老人認為“肉”好,年輕的母親知道肉湯沒有營養,因為水和鹽太多,增加了腎臟的負擔,但也難不倒固執的婆婆。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都是這樣餵孩子的。壹味的給他們吃大魚大肉,不僅容易積食,還會影響身體發育,對孩子是有害的。
針對兒童輔食問題,兒科醫生專門總結了“輔食黑名單”:
湯類:肉湯、蔬菜湯、骨頭湯在嬰幼兒牙齒發育階段,家長壹般喜歡選擇液體湯類給孩子吃,但這是壹種錯誤的做法。
肉湯和蔬菜湯裏只有水,骨頭湯裏沒有鈣。吃多了只能用水灌。孩子得不到所需的營養,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增加家長換尿布的頻率。
調料:鹽、糖、醬油。調味品在中餐中非常重要。有些老人覺得小孩子沒有鹽很無聊。研究證實,沒有科學依據,但會損傷寶寶脆弱的器官。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文建議,1歲以內,不要給寶寶吃鹽、糖、醬油等調料。對於處於味覺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很容易養成挑食的壞習慣,增加腎臟的負擔。
海鮮:含汞的魚類和生貝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汞含量高的魚類,如鯖魚王、馬林魚、橙笛鯛等,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發育。如果處理不當,冷魚很容易引起中毒,不建議給幼小的嬰兒食用。
蔬菜:果蔬汁和冷凍蔬菜。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5,438+0歲以下的寶寶不要喝果蔬汁,65,438+0-6歲以下的寶寶也要控制每天的攝入量。因為果蔬汁中的大量糖分容易引起齲齒和兒童肥胖。
冷凍蔬菜也不能吃,因為絕大多數莖葉類蔬菜水溶性維生素高,冷凍後沒有維生素,滿足不了營養需求。
主食:玉米、花生等粗糧,雞蛋,大米粥。有壹次,壹位寶媽給孩子餵玉米,導致食物堆積嚴重,醫生不得不通過手術取出。堅果、花生等顆粒較大的粗糧不建議給孩子餵。即使它們能被吞咽,胃腸消化也很困難。
最常見的主食是雞蛋和大米粥。臨床研究發現,有些孩子對雞蛋過敏。米粥除了澱粉和水沒有其他營養成分,吃多了也會造成食物堆積。
輔食裏孩子可以吃什麽?專家:不同年齡段輔食不同,吃對了能促進發育。
看了《輔食黑名單》,相信很多寶媽都有疑問。海鮮,粗糧,雞蛋都在列。孩子還能吃什麽?
對此,兒童營養專家劉昌偉給出了建議。不同月齡的孩子需要的營養不同,輔食中需要添加的成分也不同。只有在正確的時間進食,才能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劉昌偉專家聯合育兒專家張思萊、著名婦產科醫生王玉玲,致力於打造0-3歲寶寶“每周吃什麽輔食”:
第壹冊* * *列舉了215種輔食供參考,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基本食材。根據孩子不同的發育階段,215輔食按年齡-周排列,讓媽媽每周都能吃到最適合寶寶的輔食,全面解決孩子三歲前的飲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