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質
壹般含量為10%-13%,高於大米。而小麥蛋白質中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相對較低。所以我們在吃面食的時候,要補充這些營養含量高的食物,以達到營養互補,保證健康的膳食原則。
2、維生素
精制面粉就是磨掉大量的麥粒表面和胚芽(麥粒表面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胚芽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得到的只是麥粒的胚乳。所以越是精制的面粉,營養流失越嚴重。如果長期把這種面粉當主食吃,身體會嚴重受損。
維生素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壹類化合物。小麥本來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但大部分在胚芽、糊粉層和皮層中。小麥是石磨磨出來的,高精度的小麥粉維生素含量更高。
3.礦物
小麥粉中的礦物質主要有磷、鉀、鎂、鈣、鈉、鐵、銅等元素。各種元素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於小麥粉中。其礦物質主要分布在麥粒表層,而維生素主要分布在胚芽和表層。
4.碳水化合物
這部分營養主要存在於小麥籽粒的胚乳中,是精粉!它是通過去除最有營養的小麥顆粒的表層和胚芽而獲得的部分。呵呵~ ~現在妳知道了吧,精制面粉其實大部分是澱粉!
5.脂肪
它主要存在於小麥籽粒的胚芽部分,其次是麩皮和胚乳。小麥籽粒中的脂肪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具有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腦細胞活性、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在廚房應用中,面粉中的脂類物質直接影響烘焙品質。
擴展數據:
面粉的工藝特性:
1、澱粉的性質面粉中的澱粉由於葡萄糖分子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同,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直鏈澱粉易溶於熱水,生成的膠體不粘,具有增強面團可塑性的特性。支鏈澱粉溶於水之前需要加熱加壓,生成的膠體非常粘稠,具有加強面筋強度的性能。
澱粉在常溫下不溶於水,但當水溫高於53℃時,其物理性質發生明顯變化。澱粉糊化的特點是在高溫下膨脹、分裂,形成均勻的糊狀溶液。澱粉的糊化可以提高面團的可塑性。
從生食到熟食,其實B澱粉變成了A澱粉。而a澱粉在常溫下放置,會逐漸變成B澱粉,這就是所謂的澱粉老化。當烘焙產品剛出爐時,澱粉。狀態,但壹段時間後會老化。就是這個原因。
在發酵面團中,面粉中的澱粉在澱粉酶和糖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糖,可以為酵母發酵提供養分,從而提高面團發酵產氣的能力。面粉中澱粉轉化為糖的能力稱為面粉的糖化力。在同等條件下,面粉的糖化力越強,為酵母提供的營養越多,面團產生的氣體越多,制成的面包體積越大。
在烘焙過程中,澱粉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當面團中心溫度達到55℃時,酵母會加速澱粉酶的活化,加速面粉的糖化力,使面團變軟。此時澱粉吸水糊化,與網狀面筋壹起形成焙烤制品的組織結構。
2.蛋白質的性能面粉中的蛋白質主要是谷蛋白和麥谷蛋白,約占面粉蛋白質的80%,是面筋形成的主要成分。面筋是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吸收水分形成的軟凝膠。面筋具有彈性、延展性、韌性、比延展性和可塑性。
制作面團時,蛋白質吸水形成的面筋使面團柔軟、有彈性、有韌性、有延展性。面團發酵時,由於面筋形成的網狀結構,當酵母吐出二氧化碳氣體時,網狀面筋的延展性形成壹層含有氣泡的薄膜,抵抗氣體的膨脹,阻止氣體溢出,使酵母不斷產氣,面團逐漸增大。
在成熟過程中,由於面筋網絡結構和澱粉填充,面粉在烘焙產品中起著“骨架”作用,可以使面團胚在成熟過程中形成穩定的組織結構。
百度百科-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