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的考古成果中,最吸引大眾目光的就是墓中琳瑯滿目的隨葬品,黃金制品在其中占有重要壹席。
這些馬蹄金主要發現於海昏侯劉賀的主槨室以及內外棺木之間,壹***有48件之多。
顧名思義,馬蹄金,長得很像馬蹄,以黃金制成。
看上去,這些馬蹄金的造型跟真正的馬蹄的確壹模壹樣。不過,這可不是壹塊實心的大金塊,假如把它翻轉過來,就會發現馬蹄金其實是空心的。
另外,在馬蹄金的上緣,還有非常精細的花紋,這是把黃金拉成非常細的金絲,做成各種各樣的紋樣,然後焊接上去的,也就是所謂的“掐絲工藝”,據說這種技術從西方傳入。
從保存較好的馬蹄金上還可以看出,其實在這些空心的馬蹄金口部,原本還鑲嵌著琉璃片,可惜大多數已經碎掉了。琉璃在漢代也是比較珍貴的材料。
黃金、琉璃,再加上復雜的工藝,昭示著馬蹄金非同尋常的價值。顯然,這絕非普通的黃金貨幣或者工藝品。
剛好,漢代文獻中對馬蹄金有專門的記載。
《 漢書·武帝紀》記載:往者朕郊見上帝 ,西登隴首,獲白麟 ,以饋宗廟,渥窪水出天馬 , 泰山見黃金 ,宜改故名 ,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蹄以協瑞蔫。
這段古文說的是這麽回事。漢武帝晚年的時候,意外獲得了三項祥瑞:
其壹,有壹次去隴山巡遊,結果在那兒抓到了壹頭白色的麒麟。
其二,在敦煌渥窪水畔,有人捉到了壹匹神駿的野馬,被當成天馬獻給皇帝。麒麟、天馬在當時都屬於祥瑞神獸。
第三件,在泰山上發現了黃金。漢武帝很高興,就讓人鑄造了兩種黃金制品,即麟趾金和褭蹄[niǎo tí]金。
麟趾金,在海昏侯墓中同樣有所發現,就是下面這張圖所展示的:
它的結構和馬蹄金很像,但是造型更接近鹿類動物的蹄子。我們不知道漢武帝抓到的麒麟究竟是啥,但是從這個麟趾金來看,差不多就是某種白鹿吧。
至於褭蹄,就比較有意思,古人說:古有駿馬名要褭,赤喙黑身,壹日行萬五千裏。因此,所謂的褭蹄就是天馬的蹄子,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馬蹄金了。
那麽,漢武帝為何要制作馬蹄金和麟趾金?僅僅是為了紀念這三種祥瑞的出現嗎?
非也,史書明確記載,這些東西是用來班賜諸侯王的。
漢武帝晚年與秦始皇頗為相似,都是求仙心切,渴望長生不老。因此壹遇到這種沾著仙氣兒的事情,就要大肆炫耀。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祥瑞分享給老劉家的諸侯王們,馬蹄金、麟趾金就成了最好的載體。
最後順便壹提,海昏侯墓中之所以會出現這麽多的馬蹄金和麟趾金,跟劉賀的父親有關。
劉賀的父親劉髆,是漢武帝的第五個兒子,他母親正是那位“壹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李夫人,母子倆都深受寵愛,劉髆被封為昌邑王。
因此在賞賜珍寶的時候,劉髆自然不會被落下。
海昏侯劉賀壹生跌宕起伏,在他被趕下皇帝寶座之後,朝廷開恩,允許他繼承原先昌邑王府的東西。故而這些馬蹄金、麟趾金最終又回到了劉賀的手中。
參考文獻:
韋正:馬蹄金、麟趾金與漢代神仙信仰,南方文物,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