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快意識到,喬·瑪麗的惡魔人格不就是寫在《邪惡的人性》裏的嗎?
惡魔人格這個名字是從宗教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的。但是這個稱呼用的比較多,定義也沒有達成壹致,可能會造成混亂。
細想之下,我覺得把這樣的人稱為“寄居蟹人格”更為準確。這是我自己創作的,因為寄居蟹最適合這種人。
不要以為寄居蟹很可愛,它們很邪惡。
如果他們潛伏在妳身邊,妳失去的不僅僅是健康、事業、人際關系和自信,甚至是靈魂或生命。
-
掛了電話後,我不禁有些惋惜。小麗在人生最黃金的壹年13從27歲到40歲做了什麽?
她各方面都沒有進步,連英文查東西都不會。其實W的壹些謊言,就算她自己在中文論壇上問,也能知道真相。也許這就是為什麽W沒有給她單獨用電腦上網的機會。
13年,她除了照顧W的起居,去他的辦公室幫他,什麽都不做。
w掌握著家裏的財政大權,小麗沒有自己的銀行賬戶。
在過去的13年裏,W對她進行了全方位的控制,不是對人身自由的控制,而是從經濟自由到思想自由的控制。
我隱約感覺W就是那只寄居蟹,吃了小麗的自我。
可能有人會說,小麗對自己滿意就好,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通過工作掙錢來實現人生價值。沒錯。確實如此。
有的人喜歡在職場打拼,有的人喜歡在家照顧全家人的生活。只要TA愛,願意,滿足,就可以說她有自由意誌和自我。
但小李的生活顯然不是她最初想象的那樣,與她想要的相差甚遠。
-
我說她失去了自我,並不是說她要在現實中有所成就,而是說她已經:
失去了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失去了拒絕、掙紮和說“不”的能力,
失去了控制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失去了理解人生價值,向目標壹點點邁進的能力。
她現在可以接受這壹切,沒有抱怨,也沒有反抗,因為她已經陷入太深,像壹只被蜘蛛網束縛的昆蟲,完全失去了掙紮的能力。
寄居蟹操縱對方的心理和情緒,壹步步摧毀對方的自信和自尊,就像吃貝類,吃掉受害者的靈魂,最後侵占他們的外殼(生命)。
-
而寄居蟹又是如何壹步步做到的呢?我總結了寄居蟹人格的特征(其中幾個與反社會人格不謀而合):
?他們道德感很強,愛標榜自己有多善良,經常對別人進行道德攻擊,盡管自己也經常做不道德的事情。(虛偽)
?整天強調自己的努力,要求別人感恩。
?我喜歡自吹自擂,自我吹捧。
?打壓受害者,從根本上否定對方,摧毀對方的自信和自尊。
?極度自戀,從不認為自己有錯,從不反省愧疚。如果有人指出他們的缺點,他們會大發雷霆。
?他很有表演天賦,變臉很快。
-
有時候不近距離接觸我們很難發現寄居蟹的個性。
但我們更容易找到受害者。這些受害者很可能是壹些自殺案件的當事人。(註意,我沒說每個自殺案背後都有寄居蟹。)
任何與寄居蟹人格朝夕相處的人都會“生病”。
只要是寄居蟹人格控制的對象,都活得很頹廢,失去自我。
有的孩子會自暴自棄,沈迷遊戲,成績下降;壹些年輕人患有抑郁癥,自殘和自殺;有些男人失業了,壹蹶不振;壹些女性變得孤僻、遲鈍和抑郁...
寄居蟹人格的受害者會怎麽樣?
為什麽寄居蟹性格在戀愛中很受歡迎?
如果妳身邊有壹個寄居蟹性格的人,妳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