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物學特性
野蔥的藥用名叫薤白,有些地方稱為小根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食用嫩葉和鱗莖,葉淡綠色,細筒形,長35cm左右;分蘗力強,每個鱗莖可分蘗6~13短縮,呈圓形,灰白色;根系為弦線狀須根,長約10cm左右,分布在土壤表層,抽薹,開白花,薹頂形成珠芽.在適宜條件下能很快長成向稠密的株叢,依靠分蘗進行分株繁殖或用小鱗莖和頂端珠芽作為播種材料繁殖後代.有特殊辛香味,常作調味料用.
1.2栽培所需環境條件
適應性較強,較耐低溫,能在露地安全越冬,在高溫炎熱的夏季進行休眠,生長適宜溫度為12~23,氣溫超過25和強光下,植株老化速度加快,葉色發黃,氣溫在1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耐旱不耐濕,壹般空氣相對濕度60~70為宜,對光照強度要求較低,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通氣,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土壤相對濕度70~80為宜,中性或微堿性土壤較好.
生長發育特點
2.1發芽期
從野蔥珠芽播種到萌發或小鱗徑分蘗形成階段為發芽期,珠芽播種後首先吸水膨脹,體積增大,並吸人大量氧氣,使種子內部營養物質進行轉化供幼胚芽萌發生長,發芽出苗快慢受溫度和土壤水分的影響,氣溫在22~25時,播種後7~10d即可出苗.
2.2幼苗期
出苗到30d左右,為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長比較緩慢,地下部分生長比較快,適當限水蹲苗,能增加幼苗的抗旱能力,土壤的疏松度,養分供給,水分等對根系的發育有重要影響.
2.3營養生長期
隨著生長時間延長,野蔥向深度和廣度延伸,小鱗莖開始分蘗,壹般5~8枚叢生,葉為披針形,細長而下垂,呈濃綠色,這個時期鱗莖和葉不斷擴大伸長,生理機能旺盛,要加強培肥和田間管理,可達高產,這階段歷時60~70d.
2.4緩慢生長期
氣溫下降至12以下後,野蔥開始進入緩慢生長期,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地下部分進行分蘗生長,這階段歷時90d左右.
2.5收獲期
野蔥的收獲期較長,地下部分全年可收獲,地上部分在當年的9月中旬至第2月中旬都可收獲
2.6抽薹期
從抽薹壹初花階段為抽薹期,包括抽薹和開花形成珠芽兩個過程,4月上旬開始抽薹,約經歷30~40d,抽薹期是野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雙旺的時期,此時根系已經很發達,形成了完整的根群.
2.7珠芽采摘期
5月下旬,薹稈開始剛幹萎時,可以采摘頂端珠芽,置通風幹燥處涼曬,可用來留種.
2.8休眠期
野蔥從珠芽形成後到生長休止階段,稱為野蔥的休眠期,壹般需時75~90d,溫度28以上,休眠過程是生長終止,薹稈枯萎死亡.
3.耕地整理
種植野蔥對土壤要進行精耕細作,土地整理要精細,深耕達30cm,要求土壤疏松,透氣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有利於根系吸收足夠養分,促進根系發育和野蔥鱗莖膨大和分蘗,整細耙平,四周排水溝暢通不積水為好,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正確的土壤耕作,能發揮土,肥,水的綜合作用,促進苗株健壯生長,從而為奪取高產奠定基礎.
4.繁殖技術
野蔥的繁殖有兩種,壹是野蔥分蘗出來的小鱗莖,可直接移栽;二是野蔥抽薹後,薹頂端的珠芽成熟後采摘進行育苗移栽.
4.1小鱗莖移栽
移栽時間:9月中旬壹12月下旬.先將整好的土塊按120Cnl開廂,廂溝寬20cm,廂面高15cm,廂面整細壓平,施清糞水1000kg/667m,保持土壤濕2007期耕作與栽培?53?潤狀態,移栽時行距20cm,窩距20cm,每穴移1~2在10cin左右,深度不宜過淺,過淺容易使鱗莖失去白色而泛綠色,降低品質.
4.2珠芽繁殖
4.2.1珠芽的采摘月中下旬,野蔥將進入休眠期,將采摘下的珠芽放在通風幹燥處晾幹,用竹箔裝好,置於通風幹燥處.
4.2.2播種時間月下旬野蔥休眠結束後即可播種.
4.2.3播種將珠芽密播於整理好的廂溝內,用種量15kg/667m2左右,再用細土覆蓋在溝面上,最後澆上清糞水,以土濕透為宜.
4.2.4幼苗管理播種10d以後,珠芽開始發芽出土,到10月上旬可施壹定量的清糞水,田間除草只能人工清除,不能用鋤頭鏟出以傷幼苗.
4.2.5移栽月下旬播育種的珠芽幼苗,可在12月份至第2月移栽,因苗弱,鱗莖不大,效果不好,若在第2年的10旬移栽,這時地下鱗莖直徑已達0.2~0.5cm,地上部分也較壯實,移栽效果好.
5.田間管理
5.1施肥根據野蔥特有的生長發育和需肥規律,施肥的原則是勤施有機肥,少施或不施無機肥料,基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用1000~1500kg/667,追肥用清糞水淋窩,每月2~3栽至大田的苗轉青後,就可施用清糞水淋窩,因施入無機肥料後,野蔥雖長勢較好,但辛香味減退,影響品質和市場銷售.
5.2中耕除草中耕是為了給野蔥根系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野蔥鱗徑,根系大部分分布在0~15cm範圍內,表層土壤狀況,直接影響野蔥鱗徑,根系的生長,中耕可以改善通氣狀況,結合野蔥田間生長,氣候,土壤及雜草滋生情況確定中耕次數,操作時要格外小心,不要損傷野蔥鱗徑,根系.
5.3病蟲害防治野蔥屬野生品種,抗逆性強,只要加強管理,及時中耕除草.適時澆灌清糞水,排水疏暢,很少有病蟲害發生,常見的病害有霜黴病,紫斑病等,可用百菌清,甲霜靈錳鋅等防治,常見的蟲害有蚜蟲,斜紋夜蛾等,可用科諾蔬丹,晶體敵百蟲防治.
6.采收
6.1采收野蔥的地下部分壹年12個月,隨時可以采收食用,地上部分除休眠期5~8份月外,其余時間都可以采收,最佳采收時間是第1年10月份至第2月份.
6.2分級采收時應采大留小將野蔥鱗莖直徑在0.5cin以上的大個挑出,洗凈,紮把,上市.直徑小於0.5cm的鱗莖可以留作種苗,進行下壹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