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塑料大棚栽培葡萄有哪些關鍵技術?

塑料大棚栽培葡萄有哪些關鍵技術?

與日光溫室種植葡萄類似,溫室種植葡萄也能使果實更早上市,壹般提前20 ~ 25天,延長供應期,提高銷售價格,增加收入。在生產中,我們需要掌握很多關鍵技術。

(1)棚改用地選擇

棚子應設在背風向陽處,地勢平坦,地下水位低,有灌溉條件,排水良好,無危險性病蟲害。土壤要求沙質壤土或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質地疏松、通氣性好、保水性強的壤土,種植前必須改良粘質土壤。

(2)溫室建設

溫室走向為南北向,形狀壹般為拱圓形,寬8 ~ 14m,長40 ~ 100m,頂高2.8 ~ 3.2m,肩高1.0 ~ 1.6m,坡度20 ~ 25°。棚周圍容易積水的地方要挖排水溝。搭建棚子的材料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條件來確定。經濟條件好的,宜建鋼架大棚;經濟條件差,可以因地制宜選擇水泥柱、竹結構。0.03 mm (3線)或0.05 mm (5線)厚的醋酸乙烯膜和聚氯乙烯膜,壽命長、不滴漏、抗老化、透光,是覆蓋大棚的最佳選擇。棚頂可設天窗,棚兩側可設側窗,或用兩側高肩的棚膜做裙邊膜,棚面與地面交接處可設地窗,棚南端可設門。門窗總面積應為溫室面積的10%左右。門窗主要用於通風降溫。防蟲網可以安裝在門窗的開口處。

(3)品種選擇

因地制宜選擇早熟、優質、高產、大穗、大粒、美觀、品質好的品種。

(4)種植密度

溫室栽培的葡萄應比露地栽培的葡萄密植,以獲得早期高產,提高經濟效益。根據大棚的寬度、框架、土壤肥力、管理水平、塑料方式。壹般綠籬的行距為0.5m× (1.5 ~ 2.0) m,1.0m× (1.5 ~ 2.0) m,1.0m× (2.0 ~ 2.4) m..棚架采用0.5米×2 ~ 3米、1.0米×2 ~ 3米和0.7米×4 ~ 6米的株行距..

(5)扣棚和揭棚時期

壹般來說,春季促進栽培的時期應該是在葡萄自然休眠期之後,比日光溫室稍微晚壹點,在我國北方大約是2月中下旬。深秋霜凍前,還可適當扣上塑料薄膜,延長生長時間,促進果實和枝條成熟,減少冬棚防寒覆土厚度。

壹般拆棚時期在晚霜結束後,夜間最低溫度在10℃以上,棚內外溫差不大,白天棚內溫度有時出現40℃以上,時間在6月中旬左右。陰天最好去掉棚膜。只有裙膜可以去掉,頂膜可以留著當避雨。

(6)整形修剪

葡萄冬季修剪是壹項復雜而關鍵的技術。當年修剪的好壞,可以影響次年甚至未來2-3年葡萄的生長發育。正確掌握修剪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溫室栽培葡萄的冬季修剪期應在葡萄植株落葉完全進入深度休眠後進行,這會影響其後續管理。

修剪方法應根據不同的栽培框架、品種特性和樹勢強弱來確定。首先,剪掉太粗(與主枝相連的結果母枝基部直徑在1.5 cm以上)和太細的枝條和藤蔓。

溫室葡萄栽培架壹般采用綠籬架、V型架、Y型架、小棚架或水平棚架。綠籬架在掛果前兩年使用,V型架或Y型架主要在掛果後使用。修剪綠籬架時,選擇與葡萄架方向相同的枝條和芽;V形或Y形架上結果母枝和藤本植物的選擇和保留方向應偏向兩側;由於小棚種植距離比較近,應采用小龍莖整形法,直接在主蔓上選擇結果母枝。

修剪應根據品種特點進行。溫室種植的歐亞種大多表現出生長旺盛、開花困難的缺點,而溫室種植的果實品質優於歐美雜交種。

冬季修剪壹定要註意留足主枝,壹般單壁綠籬架1,雙壁綠籬架2,長度根據粗細確定,單臂水平整形。對於0.5m株距的腳手架,留1主藤,對於1m株距的腳手架,留2主藤,采用龍幹整形。也可以使用h形或X形水平腳手架。壹般新梢的管理同露地栽培,但出芽要晚於露地葡萄,要在花序確認後進行。新芽長到40厘米以上時,就要紮。溫室葡萄結果枝應在開花前5 ~ 7天輕去核,留1 ~ 3片葉用於果實著色期的次生枝。

(7)溫度和濕度管理

葡萄生長期最低溫度不低於10℃,葡萄生長期溫度為20 ~ 28℃,最高溫度不能超過40℃。生長期土壤的最佳含水量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 ~ 80%。葡萄在不同時期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不同。發芽期白天20 ~ 25℃,夜間10 ~ 15℃;花期白天溫度28℃左右,夜間溫度65438±08℃。果實膨大期白天28 ~ 30℃,夜間16 ~ 18℃;漿果白天在25 ~ 32℃成熟,夜間在10 ~ 12℃成熟。品種間最適溫度略有差異。

覆膜後,為了防止棚內高溫,從發芽前就要註意通風和噴水降溫。開花前氣溫較高時,應利用屋頂天窗和側窗通風,壹般早上8點開始,下午3 ~ 5點根據天氣情況關閉,防止夜間氣溫下降。開花後,還可以打開棚下部的落地窗通風或打開裙膜。發芽前後,應避免高溫幹燥。晾曬時必須在枝條上噴水,保持棚內相對濕度70% ~ 80%。當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時,土壤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而棚內空氣濕度應降低到60%左右,有利於開花結果,減少病害的發生。註意充分通風。花後幼果膨大期,水分蒸發量大,需要更多的水肥。適時追肥灌溉為宜,土壤濕度保持在70% ~ 80%,棚內空氣濕度在70%左右。為了保持地溫,壹天中上午9: 00前或下午5: 00後或沒有強光直射藤蔓時澆水。不宜在光線最強、室內溫度最高的時候進行。註意每次灌水後及時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8)及時拆除棚膜。

溫室內的栽培條件與露地不同。溫室葡萄結果枝形成冬芽的過程受到光照和營養的影響,可能導致花芽分化差,果實品質差,甚至第二年不產。為保證葡萄結果母枝形成分化良好的冬芽,葡萄采收後應及時去除棚膜。揭膜前要有10 ~ 15天的戶外鍛煉,讓植株在完全揭膜前逐漸適應外界環境條件,避免揭膜過快出現“閃苗”現象。

(9)棚膜拆除後的管理

采收後及時追肥澆水。葡萄從萌芽到成熟的整個生長期,經歷了開花、長藤、結果的過程,消耗了大量的養分,樹勢較弱。此時正是結果母枝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必須及時施肥和澆水,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樹勢,提高樹的貯藏營養水平,以提高花芽分化的數量和質量。揭去塑料薄膜後,對土壤、肥料、水、病蟲害、樹木的管理與露地基本相同,但要特別註意對葉片的保護。為防止葉片老化,可在葉面噴施濃度為0.2% ~ 0.3%的尿素溶液。果實采收後應配合秋耕施有機肥,施肥量壹般應大於露地栽培。此外,大棚葡萄容易缺硼,可通過土壤施硼砂或開花前噴施0.2%硼砂溶液來補充。

為保證溫室葡萄連年高產,采收後應及時更新修剪,形成良好的結果母枝。修剪方式因品種、整形方式、種植密度而異。

葡萄霜黴病在大棚采收後的高溫多雨季節尤為嚴重,應註意防治。註意通風,清潔農村,每隔10 ~ 15天噴灑800倍甲霜靈溶液或盛達M-45波爾多液,交替使用。如果發生蚜蟲、紅蜘蛛、薊馬等害蟲,可用2000倍滅多威、啶蟲脒、功夫、阿維菌素等農藥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