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高產種植青椒及其高產栽培技術?

如何高產種植青椒及其高產栽培技術?

青椒栽培技術;

1.育苗:青椒高產穩產的基礎是培育芽、葉根發達、生理活躍、抗逆性強的壯苗。苗齡,大芽苗需75-85天,小芽苗需65-75天。育苗時,首先要保證播種後出苗整齊壹致,浸種時要進行水選,去掉不全的種子。用溫水浸泡種子7-8小時,浸泡後控水,25-30℃催芽,播種後均勻覆土1 cm,出苗時土壤溫度不得低於17-18℃。

采取措施發展幼苗的根系。首先,準備好通風良好且肥沃的床土。其次,分苗次數不宜過多,要註意保護根系,避免根系損傷過大。最後的分苗要保證營養面積大。兩株植物分苗時要分開配對,以免欺小。在管理上,應優先推廣,給予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即所謂的“熱苗”,種植前7-10天逐步煉苗,煉苗以降溫為主,適當控制水分,避免幹旱對根系的傷害。

2.整地和施底肥:地勢高而幹燥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可用於灌溉。施用大量優質、腐熟的緩效有機肥作為基肥。要求全生育期每畝(667平方米)供應純氮50-7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

3.種植:種植期必須在晚霜結束,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7℃左右時開始。辣椒根系分布較淺,最好淺溝種植,種植時淺覆土,然後逐漸培土成壟。

青椒的種植密度因品種和生長期而異。壹般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3厘米。

4.田間管理:青椒的特點是喜溫、喜肥、喜水;還有壹面是不耐高溫,不耐高肥,最忌諱漬水。應結合氣候條件進行細致的田間管理。種植後要促根促苗,盛果期促苗攻果,後期保苗增收。

種植後地溫低,幼苗根系少而弱。因此,要提倡小控,即輕澆水、早追肥、勤栽培、小蹲,以達到增溫保墑、促進生根的目的。成活後應緩灌苗水,但應避免漫灌。如果底肥不足,可以結合澆水施“苗肥”。還要適當灌溉,以防幹旱,促根壯苗。當果實長到2-3 cm時,應配合澆水和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為主,還要配施壹些磷鉀肥,使植株健壯,防止開花。第壹朵花以下的主莖側枝應及時除去。

從采收開始到盛果期,門椒和四棱鬥迅速膨大,4-6層果實也陸續開花結果,進入盛夏高溫季節,病蟲害相繼發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如果前期生長基礎不好,這個時期管理不善,植株生長停滯,很快就會出現病毒病的癥狀。為防止早衰,應提前采收辣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保苗攻果,爭取在高溫季節到來前封壟,進入盛果期。封壟前要培土護根,防倒伏,施肥。

青椒進入盛果期後,就是高溫季節。高溫幹旱誘發病毒病的發生和傳播,高溫多雨往往導致病毒病的流行,即所謂的“澇孤丁”。病期花、果脫落嚴重,有時大量落葉,嚴重減產。如遇高溫幹旱,早晚要勤澆水,抑制病毒病的發生發展。高溫雨季過後,氣溫逐漸轉涼,植物恢復正常生長。因此,應及時澆水,施用速效肥,促進第二次開花坐果高峰,提高後期產量。

5.采收:壹般在果實完全成熟時,果實純色加深,有光澤時采收品質最佳。早果要提前采收,避免多余的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