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香椿苗木的栽培管理技術

香椿苗木的栽培管理技術

香椿又名香椿樹、香椿芽,在全國各地廣泛分布和栽培。香椿芽不僅是人們喜愛的傳統蔬菜,還遠銷歐美,在國際市場上也很受歡迎。鮮嫩的香椿芽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經常吃香椿芽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

香椿芽的生長比較特殊,只能在春季采收。所以,要想獲得高產優質,壹定要學會以下六項栽培技術。

1,整地施肥

種植香椿的土壤要深耕整平,每畝耕地要施腐熟農家肥6000公斤。如果土壤粘度過高,需要添加更好的土壤來改善。

2.種植和建造花園

香椿的種植通常在秋季或春季進行。秋耕是從葉子落下到土壤凍結進行的。如果培育太晚,地溫會變低,導致緩苗慢,有的苗甚至不能緩苗。遇到冷風,容易造成樹枝凍壞。所以,秋季種植香椿樹,宜早不宜遲。春季培育香椿苗沒有明顯的時間限制,只需要在發芽前的休眠期進行即可。

香椿的種植密度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質地來確定。土壤肥沃、光照好的地塊可以密植,條件差的可以疏植。密度太低,產量上不去;密度過高,會影響田間的透光性和通透性,也會降低品質和產量。農學博士根據多年的種植經驗,認為適宜的行距為50厘米,株距為35-40厘米,每畝栽培3000-3200株最為適宜。

移植香椿幼苗時,要自然分離幼苗根部,填入土中,立即用緩苗水澆灌。種植深度應等於原苗埋深。水分滲入後,幼苗根部覆土形成山丘,能有效保護土壤水分,抗旱。

3.侏儒整形手術

矮化整形是香椿芽高產優質的關鍵技術。常見的修枝樹有三種:多頭、帚狀、多層

(1)多頭形狀

香椿樹栽植後,在15-20cm處從樹幹上切下,促進下部2-3個側枝萌發,作為香椿樹的壹級側枝。當壹級側枝長到30cm時,掐掉頂部,保留10cm長的枝條,促進二級側枝快速萌發,進而形成多頭樹形。這種樹形的香椿樹可以產生更多的頂芽,從而提高產量。

(2)掃帚形狀

當香椿樹高1米時,應及時去除頂端,促進側枝萌發。當側枝長到30厘米時,應擦拭頭部摘芽,促進二級側枝萌發。當二級側枝長到30厘米時,再次進行摘芽。這種矮樹分枝多,容易造成植株下部通風不良,降低香椿芽的質量。

(3)多層形狀

當香椿苗高達到2米時,應及時去除頂端,促進側芽快速萌發,並通過修剪形成三層骨幹枝。第壹層離地高度約70 cm,第二層與第壹層距離約50 cm,第三層與第二層距離40 cm。這種樹形的香椿樹高大,完全木質化,產量非常穩定。

香椿矮化是壹項常規技術措施,主要目的是抑制植株的過度垂直生長,促進樹體矮化,提高產量,便於采摘。

4.深挖土壤

香椿集約栽培時,地下根系密集,人為踩踏土壤,導致土壤板結嚴重。壹般很難達到中耕松土的效果,需要每年定期進行深刨土。土壤深耕的適宜季節是秋季落葉休眠後,需規劃30-40 cm的深度,同時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6000kg作為基肥。

5.水肥管理

香椿苗栽好後,要澆壹次水,20天後再澆壹次。之後每半個月澆水壹次,保持土壤幹濕。每次澆水後,要按時中耕、除草、松土,防止田間積水。4月底7月初需追肥1次,壹畝地施尿素10-20k g或有機肥2,000kg。8月份以後要重新施氮肥,適當控制澆水。9月初追施50-150公斤過磷酸鈣,促進樹木木質化,增強抗逆能力。

每年2月底,成年香椿樹可在根部周圍覆蓋塑料薄膜,以提高地溫,提前兩周發芽。在發芽之前,需要澆水,以促進花芽的早期發育。香椿采摘後,養分消耗過高,需要及時追肥,主要以可利用的氮肥為主。

6.收獲

矮化香椿樹的采收方法多為去心。香椿的萌發順序是先頂芽後側芽。頂芽收獲後,頂端1-2側芽容易萌發。香椿頂芽重,但數量少,產量靠大量側芽。香椿的采收從頂芽開始,然後采收側芽。具體操作如下:春季新梢長到25 cm左右時,及時剪去頂梢嫩枝部分15 cm,保留2-3片復葉。當側芽萌發並長到25厘米時,以同樣的方式收獲頂端為20厘米的嫩枝。

正常生長情況下,壹般20天收獲1次,整個春季可收獲3-4次。管理良好的香椿樹可以在夏天收獲。采摘時要用剪刀和修枝剪剪,千萬不要用手拉,以免損傷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