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哈立德主戰坦克和中國96式坦克是什麽關系?詳細比較雙方。

哈立德主戰坦克和中國96式坦克是什麽關系?詳細比較雙方。

兼具東西方特色的新型坦克

90年代可以說是中國坦克制造業真正的突破期。在生產了85式IIM和96式新型戰車後,中國專家開發了壹種出口型主戰坦克,稱為MBT-2000。和以往壹樣,這次的主要精力還是在老式裝備的現代化上,其改造的對象就是上述的T-72M。最初,設計師們曾計劃采用T-72M的車身和傳動裝置,安裝新的焊接炮塔和西方標準的120mm火炮,更換現代數字火控系統,使用德國或美國的動力系統。但是這個方案在1989之後被迫徹底修改。

1991海灣戰爭後,MBT-2000的研發再次恢復,但其目標客戶只有巴基斯坦陸軍。6月1988 65438+10月1,中國與巴基斯坦簽訂了生產壹批實驗坦克(90-II型)的合同。據報道,巴基斯坦陸軍裝備的MBT-2000上70%的部件是由巴基斯坦塔西拉重工公司生產的。

中國坦克專家在設計這種裝備的過程中,借鑒了國外第三代坦克的大量經驗。正如之前預測的那樣,新坦克使用了T-72M的底盤和車體,其炮塔設計有些類似於85-IIM/88C/96系列。坦克依然選擇俄制125mm 2A46滑膛炮,帶自動裝彈機。在測試了法國、英國、德國等國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功率從65,438+0,200到65,438+0,500馬力不等)後,巴基斯坦最終選擇了烏克蘭的質優價廉的6TD柴油機(65,438+0,000馬力)。

巴基斯坦方面給其新型坦克起了壹個頗具地方特色的名字——阿裏·哈利德。新坦克的測試在1998年完成。到2000年,第壹批15車輛已經從塔西拉公司的生產線上下線。

中國最先進的98式(工廠代號為WZ-123或ZTZ-98)主戰坦克於6月1999+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中國人的這壹突如其來的舉動,似乎證明了他們也有能力生產出與國外先進坦克同等戰鬥力的產品。當時分別由98式和96式組成的坦克方隊參加了閱兵。

毫無疑問,98式坦克的誕生是中國軍事工業的重大突破。與之相關的設計方案已在90-II(MBT-2000)中得到驗證。到90年代末,中國終於生產出了第壹種可以與世界先進坦克相抗衡的產品——它不僅繼承了前蘇聯坦克的壹些設計特點,還吸收了俄羅斯和西方的最新技術成果。98式坦克的車體經過了重新設計,但其車頭實際上延續了T-72M的特點。它的傳動部件完全抄襲T-72M(更準確的說應該是90式)。此外,還繼承了蘇聯坦克的武器系統、自動裝彈機等多項裝備。模塊化炮塔裝甲也很像90-II(可以安裝主動防護系統)。98式坦克的炮塔由不同厚度的裝甲板焊接而成,防護能力較前輩有很大提高。

98式坦克最獨特的是它的激光主動防護系統。它安裝在炮塔頂部,由LRW激光輻射報警系統和LSDW量子振蕩器組成。探測到敵方坦克的測距激光束後,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同時向敵方坦克所在位置發射微弱激光束。確定敵人的準確位置後,激光束會瞬間增強到足以摧毀敵方坦克光電設備或操縱手視覺的危險水平。

98式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25mm滑膛炮(前蘇聯2A46的翻版)。其彈藥儲備為42發(其中22發放在機械彈藥架上)。據報道,中國有能力生產貧鈾穿甲彈。很快這種新型炮彈將用於裝備98式坦克。此外,該坦克還可能裝備從俄羅斯購買的炮射導彈。

雖然1999年閱兵中只出現了18式98坦克,但在隨後的兩年中其產量已經超過了100輛。西方軍事分析家認為,98式實際上已經成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在國際武器市場上的有力競爭者。考慮到新型坦克價格高、技術復雜,中國目前沒有計劃全面裝備陸軍。98式將只裝備精英裝甲部隊,其余部隊將於近期換裝96式坦克。顯然,這兩種坦克將構成21世紀前25年中國裝甲部隊的主要打擊力量。

哈利德·MBT-2000坦克的設計參數

火力

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 125mm滑膛炮,可以發射穿甲彈、穿甲彈和尾翼穩定榴彈。輔助武器包括:1 12.7mm機槍和1 7.62mm機槍。

靈活性

“哈利德”坦克裝備882kW發動機(1,100kW發動機將在以後研制)。

機組功率超過18kW/噸。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形成壹個整體的動力裝置,30分鐘就可以卸下來。

保護

安裝復合裝甲和附加反應裝甲,有足夠的能力對抗反坦克導彈。坦克傾斜甲板的防護力為450-470 mm,而炮塔前部的防護力大於600 mm。

坦克價格

“哈利德”坦克將非常先進,擁有現代尖端坦克的所有元素。價格方面,也很有競爭力。比如它的最高價是世界市場同類坦克價格的1/3(1.50 ~ 1.70萬美元)。因此,這種坦克除了滿足巴基斯坦軍隊和中國的需求外,還具有向友好國家出口的巨大潛力。

《哈利德的壹生》:85緣起

轉眼間,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13年。現在就讓我們來翻閱歷史,探索那鮮為人知的篇章。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西方坦克技術通過各種渠道向巴基斯坦的鄰國和盟友匯聚。此時蘇聯入侵阿富汗,印度的淩厲姿態,使得巴基斯坦虛弱的身體受到南北兩面的強烈擠壓。幸運的是,巴基斯坦還得到了盟友的大力援助,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支持和更好的承諾。巴基斯坦軍隊在不斷增強軍力的同時,渴望得到世界壹流的主戰坦克,首先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然而,美國所能給予的坦克技術與巴基斯坦的渴望之間的鮮明對比,再次讓巴基斯坦清醒地認識到,只有近鄰和盟友才是其真正的安全寄托。

到了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的盟友基本掌握了東西方坦克制造技術的發展脈搏,通過設計之筆勾畫出了新型坦克的藍圖。但是,國家戰略的調整,數百萬裁軍和軍費的削減,使陸軍裝備更新的步伐逐漸放緩,軍事戰略中心的轉移,使陸軍的發展落後於海軍和空軍的步伐。軍事技術存儲的擴大和軍事口袋的尷尬,使得軍事部門將目光調整到尋找國外的潛在客戶。此時,巴基斯坦的願望與其鄰國的願望不謀而合,相互欣賞,雙方的利益緊緊相擁。很快,鄰國同意出售並向巴基斯坦提供最先進的坦克制造技術,而雙方達成協議的時間可以從《巴基斯坦日報》的上述報道中推斷出來——大約是1988(這也是巴基斯坦盟軍第二代坦克定型並推出第三代坦克原型的時間)。

因此,出現了壹種獨特的現象。受軍事戰略思維轉變的影響,巴基斯坦的盟友國內軍隊對坦克訂單熱情不高,但外貿坦克出口大放異彩。繼85II坦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推出之後,同盟國的軍工企業出人意料地推出了85IIM外貿主戰坦克。不久,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該坦克以85IIAP的名義大量(約225輛)出售給巴基斯坦。雖然85IIAP/85IIM坦克看起來與早期的85II坦克非常相似,但實際上與85II相比,85IIAP/85IIM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另壹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巴基斯坦盟國的88式坦克裝備部隊後不久,其軍事部門就推出了性能比88式坦克至少高壹個檔次的85IIM坦克。但是這種新型主戰坦克並不是為自己的軍隊準備的,是巴基斯坦陸軍的裝甲部隊率先裝備了這種坦克。我們自己生產的最先進的坦克不是裝備自己的部隊,而是裝備其他國家。這個例子不是前無古人,但至少是前無古人。筆者認為,這種奇怪的現象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戰略重心的調整在壹定程度上沖擊了巴基斯坦盟軍的地位。80年代中後期以來,隨著軍費的逐漸減少(甚至負增長),陸軍裝備采購受到嚴重影響,減緩了陸軍向裝甲機械化邁進的步伐。

此外,隨著軍轉民工作的開展,在設備訂單減少的情況下,外貿產品的開發成為企業生存的重要立足點。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巴基斯坦采購85IIAP坦克,尋求生產更先進的坦克制造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抗來自印度T-72坦克的威脅,但是印度T-72和阿瓊坦克僅僅是威脅巴基斯坦嗎?從這個角度來看,向巴基斯坦出售最新型坦克意義深遠。繼85IIAP之後,巴國產的最新型“哈立德”MBT-2000坦克是國家利益合作下的又壹產物。因為85IIAP和MBT-2000坦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在解釋MBT-2000之前,我們先對85IIAP坦克做壹些必要的介紹。

從85IIAP坦克的總體布局可以看出,融合東西方坦克的技術特點是坦克設計思想所追求的目標之壹。

在繼承盟國二代坦克的基礎上(部分技術來自西方,如附著履帶、傳動裝置、發動機渦輪增壓技術等。),這種坦克將原有的模塊化裝甲與蘇聯125mm火炮系統(包括火炮和自動裝彈機)集成在壹起。筆者認為,設計者之所以有這樣的考慮,主要是想用另壹種方式來檢驗新型坦克的火力性能和可靠性。同時,為了滿足巴基斯坦對新型坦克的迫切需求,在我們生產出像樣的成品之前,應該在85II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改裝,再加裝新型的125mm火炮和自動裝彈機,基本可以滿足巴基斯坦的應急需求。由於巴基斯坦的宿敵已經裝備了T-72坦克,並引進了該坦克的生產線,而巴軍手中的59式和69式坦克顯然無法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盟軍提供的坦克方案似乎是唯壹可行的方案。由於對85IIAP缺乏信心,巴基斯坦向盟友要求先進的坦克制造技術。很快,盟軍承諾向他們提供先進的坦克制造技術,並希望得到對方的資金支持。* * *兩國懷著利益很快達成了合作協議,這促成了日後“哈立德”MBT-2000坦克的引進。作為協議的壹部分,巴基斯坦決定購買225輛85IIAP坦克。

自1992起,85IIAP坦克已交付巴基斯坦。在隨後的日子裏,巴基斯坦軍隊對該坦克進行了大量的試用測試,並不斷將坦克實際使用中的問題反饋給盟軍。盟軍的科研人員會根據這些反饋信息對坦克進行相應的改進。這使得85IIAP坦克的整體技術性能和可靠性不斷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