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面點揉面有哪些方法和註意事項?

面點揉面有哪些方法和註意事項?

材料:高筋面粉145g,細糖25g,鹽1g,奶粉3g,幹酵母3g,溫水80g,蛋液15g,黃油15g。

面和餡:少許蛋液

(先放幹料再放加濕料,不要先放黃油,等面團不粘了再放黃油。這就是所謂的後塗油法。)

生產流程:

1.準備材料:提前取出黃油,放壹邊軟化。分別稱取其他幹、濕料,用35度左右的溫水溶解酵母,靜置10分鐘(如果配方用80克水,用30克水溶解酵母)。

如果酵母是快速生長的酵母,它可以不溶於水而直接與幹物質混合。

利用靜止酵母的時間,將稱好的面粉、糖、鹽、奶粉等幹料混合在壹起,攪拌均勻。

2.將溶解的酵母水、溫水和蛋液慢慢加入面粉中,邊加入邊攪拌,直到幹濕料完全混合在壹起。

加濕料的時候要壹點壹點的加,不能壹次全加,同時要邊加邊攪拌,讓面粉吸收濕料。

3.這時,除了油以外的所有材料混合在壹起。將面團全部倒在案板上,準備揉面團。

開始加濕料,邊加邊攪拌,慢慢面粉就成片狀了。然後加入剩余的濕料,繼續攪拌。當材料完全混合在壹起形成面團時,開始揉面。所有濕料都在配方中,不能添加。

4.揉面的時候會發粘,面團表面也不光滑。但是要壹直揉,不要輕易加面粉。

剛開始的時候,面團湖太粘了,根本不可能揉成壹團。妳可以用砧板來幫忙。

用砧板代替手,把面團翻過來,然後壓面團。慢慢的,妳會覺得面糊會越來越緊。

繼續用刮刀翻壓,慢慢的它們可以結合在壹起,勉強變成面團。

在刮刀的幫助下,面團的表面會逐漸變得不那麽粘,但裏面還是有點粘,不過沒關系,只要表面不粘,完全可以用手揉。

現在妳可以放心地用手揉面了。

5.當妳揉的時候,面團會變得有彈性,表面會變得光滑。

當面團不粘手時,註意不要用手壓或拉。可以把面團甩出去揉,也可以轉圈推。

6.此時的面團雖然表面光滑,但面團內部仍然粗糙,有顆粒感,不容易被拉得很細。如果稍微薄壹點,就會被撕破。這時候可以加入黃油揉壹揉,此時黃油已經變軟了。盡量慢慢拉面團,不要用力拉。

如果壹開始就加入黃油,會使黃油在面團中分散得更均勻,但會很難揉,會阻礙面筋的形成,所以我們要把面團揉到面筋形成到壹定程度,再加入黃油,這樣更容易揉。

7.不管加黃油還是色拉油,開始揉的時候,面團都會變得很稀,不過沒關系。繼續揉,很快黃油就會被面團吸走(3分鐘左右)面團變得光滑有彈性。

8.再次慢慢拉開面團檢查。此時拉出來的面團內部並不粗糙光滑,還能拉出壹層薄膜(對比第六步的圖,明顯粗糙光滑)。如果孔洞不規則,面團就到了膨脹階段,普通面包或饅頭的面團就要揉到膨脹階段。

9.捏到膨脹階段。如果妳繼續揉捏,妳會達到完整的階段。到了完成階段,面團會變得很韌,手指不容易斷膜。即使頂部破損,洞也是整齊光滑的圓孔。(壹般做吐司需要揉面。)

不要把需要做的面包分階段揉,否則面團會失去彈性,壹拉就碎。

10.揉成所需階段後,將面團揉成圓形,放入盆中,用濕毛巾或保鮮膜蓋好,開始發酵面團,直至面團達到原來大小的2-2.5倍或呈蜂窩狀。(第1次發酵)

天氣熱的時候,高溫的時間會更快,壹般1.5小時。反之,溫度自然會更長,面團會比以前大壹倍,或者呈蜂窩狀。

當它是兩倍大時,用手指在面團中間戳壹個洞。這個洞邊的面團不塌,洞不縮,說明做好了。

有時它會像蜂巢壹樣成功。

11.開始面團排氣(用手將面團壓平擠出面團中的氣體,當然這還不夠,再用搟面杖搟至面團壓平,再反復搟幾次,直至面團中的空氣完全排盡)。比如用大搟面杖排氣不能完全排氣,因為大搟面杖不能完全排氣。

12.排氣後將面團揉成球狀,根據自己的需要將面包分成需要的份數,卷成圓形,蓋上保鮮膜,室溫靜置松弛15分鐘。(覺醒15分鐘)

稱出面團的總量,平均分成妳需要的片數,這樣做出來的面包大小就會壹致。如果只做壹個,可以省略這壹步。

13,已經醒發的面團可以整形,妳想做什麽形狀的面包都可以整形。

14.將成型的面團放在烤盤上,然後在溫度38度,濕度85%的條件下進行最後壹次發酵,直到面團變得比之前大壹倍。大約4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