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國家,人們對土豆有不同的稱呼。比如美國人喜歡叫它愛爾蘭土豆,法國人習慣叫它本地蘋果,意大利人喜歡叫它本地豆。不管它叫什麽名字,指的都是同壹個食物,也是全世界都很接地氣的食物,土豆。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馬鈴薯總產量最大的國家,馬鈴薯產區遍布全國。在中國眾多的馬鈴薯產區中,有6個地方是經過評選才為人所熟知的。今天懶喵就來告訴妳,土豆六大產區在哪裏?看看有沒有妳的家鄉。
定邊,位於陜西省西北部,地處陜甘寧內蒙交界處。自古被稱為“三秦要塞”。此地屬於陜北黃土高原,土地面積大,土壤深厚肥沃,鉀元素豐富,日照充足,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為馬鈴薯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400年前,定邊當地人就已經在種植馬鈴薯了。定邊生產的定邊土豆個頭大,外觀橢圓形,形狀規則,芽眼少,皮白肉白,味甜。2009年,定邊馬鈴薯被正式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定西,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嶺的交匯處,素有“蘭州門戶、甘肅咽喉”之稱。定西屬於高原丘陵地區,海拔高,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日照充足,非常適合種植馬鈴薯。
定西馬鈴薯不僅是甘肅定西著名的地方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曾經看過壹個定西人發的笑話,說自己是從小吃土豆長大的。他們早上煮土豆粥,中午煮土豆,晚上煮土豆,給當時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定西土豆,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表皮光滑,味道鮮美。
克山,隸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壹的松嫩平原腹地。土壤以黑鈣土為主,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為馬鈴薯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因此,當地也被稱為“中國馬鈴薯種植之鄉”。
說到東北大米,相信很多朋友壹定聽說過五常大米。在東北,克山馬鈴薯與五常大米齊名,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物。克山馬鈴薯薯形規整,芽眼較淺,可分為黃皮和白皮、白肉。做出來的土豆菜也是風味獨特,又香又滑。
烏蘭察布,位於內蒙古中部,中國正北方,蒙古語意為“紅色山口”,也被稱為“中國馬鈴薯之都”。烏蘭察布冬季漫長,多風,少雨,氣候幹燥,種植馬鈴薯的歷史非常悠久。
烏蘭察布馬鈴薯,產於烏蘭察布,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是“內蒙古三寶”之壹(另外兩寶是燕麥粉和羊皮大衣)。烏蘭察布土豆個頭大,外表光滑,皮色均勻,澱粉含量高,口感滑糯。
固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是絲綢之路東段北線必經之地,歷史上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要地。當地的土壤主要是黑壚土和湖南黃土,含有機質多,工業汙染少,所以出產的土豆品質也很好。
固原馬鈴薯是地方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有白皮、黃皮、紅皮、紫皮等品種。固原馬鈴薯表皮光滑,澱粉含量高,外觀均勻。煮好後皮會爆開,吃起來香糯滑潤。
嵐縣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天氣涼爽。當地海拔高,地形復雜,土壤多為沙質土壤,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與馬鈴薯原產地南美安第斯山脈的氣候十分相似。中國國家地理的招牌產品——嵐縣馬鈴薯,就產自這片土地。
嵐縣的馬鈴薯外形多為長方形,芽眼淺,芽少。皮是淡黃色的,土豆肉是乳白色的。煮後口感綿軟香滑,特別適合蒸,所以香。
從懶惰中學習。
上面說的這六個地方,陜西定邊,甘肅定西,黑龍江齊齊哈爾,內蒙古烏蘭察布,寧夏固原,山西呂梁,都是全國非常有名的馬鈴薯產區。定邊馬鈴薯、定西馬鈴薯、克山馬鈴薯、烏蘭察布馬鈴薯、固原馬鈴薯、嵐縣馬鈴薯,都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招牌產品,經過挑選可以說是比較有名的馬鈴薯。
下次去市場買土豆的時候,如果不知道選哪個,不妨找找這六個地方產的土豆,吃起來又香又糯,都是土豆裏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