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雞蛋怎麽煮才能保證營養價值?

雞蛋怎麽煮才能保證營養價值?

雞蛋我們經常遲到,吃的方法有很多種,鹹蛋鹹蛋,加工皮蛋。其實水煮雞蛋才是最天然最純粹的吃法。水煮蛋不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雞蛋的營養成分,而且與其他做法相比是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下面給大家分享壹下怎麽做幾個雞蛋。

煮雞蛋的小竅門

1,泡在水裏

煮雞蛋不碎又好吃的最好方法是煮之前先用冷水泡半個小時左右,然後用冷水下鍋煮,這樣煮出來的雞蛋不容易碎,口感特別好。

2.火力

煮蛋的時候,控制火力很重要。如果火力過大,蛋殼內的空氣會迅速膨脹,導致蛋殼破裂。火力過小,會延長烹飪時間,不容易把握雞蛋的嫩度。所以雞蛋最好用中火煮。

3.該煮雞蛋了

煮雞蛋的時間直接影響煮雞蛋會不會破,煮雞蛋的口感。平時調整好火力後,要正確把握煮雞蛋的時間。再煮壹次,大概七分鐘雞蛋就全熟了,關火冷水冷卻就可以直接取出,這樣蛋殼就不會破,也容易剝。想吃水煮蛋的話,煮五分鐘左右就可以拿出來了。這時候蛋清已經凝固,蛋黃還是液體,就是煮雞蛋了。

煮雞蛋的營養價值

壹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脂肪6克,產生熱量82千卡。雞蛋蛋白的氨基酸比例非常適合人體的生理需要,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營養價值很高。此外,雞蛋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還含有許多其他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們是兒童、老人、孕婦、肝炎、肺結核、貧血患者和手術後恢復期患者的良好補充。

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蛋白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下降。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阿爾茨海默病的克星,吃雞蛋還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雞蛋中的蛋白質可以修復肝臟組織損傷。適量吃雞蛋是很多長壽者的經驗之壹。

雞蛋有很多種吃法。營養吸收消化率方面,水煮蛋98%,炒蛋97%,嫩煎蛋98%,老煎蛋81.1%,水煮蛋92.5%,生雞蛋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好的吃法,但要註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但是對於小孩和老人來說,蒸雞蛋湯和蛋花湯是最合適的,因為這兩種做法可以使蛋白質松弛,容易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高,所以雞蛋最好和適量的蔬菜壹起吃。

但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也較高,每天的攝入量需要控制。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為了保證飲食均衡,滿足身體的需要,又不至於營養過剩,壹般情況下,老年人壹天吃1個雞蛋是合適的。

中青年人,從事腦力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營養攝入較多者,壹天可吃2個雞蛋;孩子身體長,新陳代謝快,壹天可以吃兩個雞蛋。孕婦、產婦、哺乳期的母親、身體虛弱的人、大手術後恢復中的病人需要補充更多的優質蛋白質,每天可以吃3-4個雞蛋,不要太多。

食用指南

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內部就會發生壹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加緊密,導致口感變差,不易與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接觸,壹定程度上不利於消化。

未煮熟的雞蛋危害更大。生雞蛋不僅有沙門氏菌汙染的問題,還有兩種有害物質,抗酶蛋白和親和素。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後者可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內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疲勞、肌肉酸痛等癥狀。雞蛋壹旦煮熟,上述兩種物質就會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