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飯沒熟就早走:(1)米水比不對,水少。因為大米的吸水性不同,不同大米的排水性也不同。解決方法:調整米水比,再試壹次。(2)鍋膽變形或鍋膽變形後人為強加熱使發熱板變形。解決方法:平鍋膽,換發熱盤。(3)磁鋼有不可避免的吸力或彈性差。解決方法:更換新磁鋼。(4)鍋膽與發熱盤之間有米粒等異物,或鍋膽未放平,使發熱盤與鍋膽不重合,造成發熱盤局部過熱表面提前跳閘。解決方法:將大米洗凈,將鍋內膽放入鍋中,再翻壹遍。如果內膽和盤子之間有異物,妳就知道了。(5)鍋膽不是這個鍋的,鍋膽的弧度和發熱盤不壹樣。解決方法:換回原來的鍋再試。
註意:電飯煲提前跳閘,說明壹定有什麽原因或者故障。壹定要查明原因,不要盲目按下按鈕強行加熱,這樣會燒壞加熱板或造成其他危險。
3.糊鍋:(1)以上早脫扣原因,人為加熱強烈所致。解決方法:找出原因,解決早行程。(2)由於長期超負荷使用或進水,觸點分不開,磁鋼沒有彈性,彈不起來,壹直受熱,導致鍋糊。解決方法:高速觸點間距。如果無彈性或燒壞,更換觸點:更換新磁鋼。(3)磁鋼的跳閘溫度不對,不同大小的鍋用磁鋼的跳閘溫度不壹樣。比如用2500W的鍋磁鋼貼壹個700W的鍋很容易。解決方法:更換相位匹配磁鋼。(4)鐵鍋內膽由於傳熱散熱,容易燒傷、生銹、出現砂眼,我們最好不要選擇厚重的鐵鍋內膽。
4.燒壞加熱板。(1)淘米或裝米時,與鍋內膽底部碰撞,變形後提前跳閘,人為強加熱燒板。(2)如果在長途行走過程中由於超負荷使用或進水導致觸點無法分離,或者磁鋼沒有彈性和吸力,則不能更換新的磁鋼,然後按原線路安裝發熱板。同時用萬用表測量安全管能否通電,不能更換安全管。加熱板安裝後,務必檢查觸點是否能正常打開和關閉。如果燒壞,更換觸點。如果鍋膽不平,就把鍋膽放在已經換過板的鍋裏,用皮錘壹圈壹圈慢慢敲打鍋膽底部,直到弧度做完後鍋膽和發熱盤吻合,直到發熱盤的熱量能均勻快速地傳導到鍋膽,發熱盤就不會局部過熱而提前跳閘。
5.燈不亮也不熱。(1)檢查電源線是否通電。(2)檢查安全管是否帶電。(3)檢查是否有其他電線脫落或燒壞。
6.燈關了,暖氣也關了。燈壞了,換燈板。
7.燈亮著,沒有加熱。(1)鍋內電線接錯或脫落。解決方法:重新連接線路。(2)按下加熱鍵,觸點不會閉合。解決方法:調整觸點間距。(3)發熱盤中的發熱管燒壞,解決方法是更換新的發熱盤。
8.電子鍋(鍋)撲鍋。(1)排水過多。(2)接水盒已滿。(3)煮粥的時候把電子檔放在煮飯檔上。
9.做飯很慢。用萬用表測量加熱板中壹組加熱管是否燒壞。解決方法:如果發熱盤有問題,換壹個新的。
10.泄漏。(1)接線錯誤。方法:對照其他新盆進行檢查和接線。(2)發熱盤中的發熱管漏電。解決方法:換盤子。(3)水或濕氣。解決方法:風幹。(4)使用的電源是否有三相接地線。
註意:因為所有電器都有感應電,所以不要用電筆上的燈來判斷是否漏電。
11.鍋體上的電線和插腳插座因進水或長期插拔造成間隙過大而被火損壞。換插座後最好同時更換電線。如果繼續使用原來的電線,很容易再次燒壞。
保養:第壹次最好是通電幹燒鍋,使鍋內的拋光蠟等油性物質蒸發,然後將油均勻地塗抹在鍋面上並加熱,使鍋油脂粘在鍋面上形成油層,保證鍋與食物隔離,形成不粘效果,既能保護鍋不被氧化,又有壹定的防粘作用。日常使用中盡量避免幹燒造成的鍋體變形,切記不要將鍋體浸入水中,防止洗滌時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