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對自己突發的心肌梗塞感到困惑。他們認為他們可以吃,喝,跳,沒有任何不適。這麽嚴重的冠心病怎麽會發生?其實只要對他們進行詳細的檢查,就可以發現他們很多人的血脂都很高,而高脂血癥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冠心病最重要的病因之壹。
我們要清楚,高血脂對身體的損害是壹個緩慢的、逐漸隱蔽的過程。高血脂本身沒有明顯癥狀,不做血脂檢查很難被發現。如果高脂血癥患者同時有高血壓或吸煙,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導致血管狹窄和閉塞。此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胸悶,嚴重時可能會突然中風、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死亡。正是因為高脂血癥逐漸吞噬了沒有利益的生命,所以人們稱之為“隱形殺手”。
所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後,當妳經常出現頭暈、健忘、體力下降、睡眠不安、胸悶氣短等癥狀時,壹定要註意自己的血脂狀況。醫生建議,中老年人最好每半年或每年檢查壹次血脂,以便及時了解和調整血脂。註意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防止高血脂這個“隱形殺手”對妳的傷害,幫助妳遠離這個殺手。
控制體重,飲食清淡,減少鹽、脂肪、糖的攝入,戒煙戒酒,學會應對身心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特別是堅持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腦血管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情緒,有助於減肥和預防肥胖。這些都是預防高血脂的有效措施。
2.冠心病患者為什麽要查血脂?
冠心病患者去醫院,醫生會建議做血脂檢測,原因如下:
(1)血脂異常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危險因素之壹。目前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其中血脂異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致病危險因素。許多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降脂治療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2)血脂檢查有助於指導冠心病患者的治療。目前,降脂治療是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有效措施之壹,但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法不盡相同,應根據患者血脂異常的程度和類型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通過血脂檢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脂異常以及血脂異常的程度和類型,有助於指導患者的治療。
(3)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治療必須“達標”。根據研究表,為了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治療必須達到壹定的目標值,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應降至2.6 mmol/L以下
可見,冠心病患者進行血脂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3.高脂血癥和高血壓
我們經常看到壹些高脂血癥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醫學專家也將高脂血癥和高血壓視為姐妹病,引起人們對高脂血癥是否會引起高血壓的思考。
大量醫學研究表明,血脂水平與血壓有著密切的關系。有人對16525名健康男性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40歲以後,舒張壓(即低壓)超過110毫米汞柱者的血膽固醇值比舒張壓小於70毫米汞柱者高0.71毫摩爾/升。這是因為血脂的升高使血管的舒張變得困難,從而使血管處於收縮狀態。因此,高血脂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壓。
由於高血脂可能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降低血脂也應該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所以現在提倡高血壓患者如果同時有高脂血癥,除了積極降壓外,還應盡早配合降脂治療。因為降血壓和降血脂同時進行,不僅可以使血壓容易降到正常,還有助於預防冠心病和中風。
如果高血壓患者血脂正常,是否應該同時進行降脂治療?有人對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了觀察,發現積極降脂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動脈硬化程度,改善血管彈性,使高血壓更容易控制。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心病、中風等嚴重疾病。所以在降壓的同時要控制血脂,這也符合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則。
4.高脂血癥和糖尿病
我們看到很多高脂血癥患者往往都有糖尿病,這就讓人思考,高脂血癥會不會引發糖尿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壹些患者在確診糖尿病之前就已經血脂升高。推測血脂升高可產生脂毒性,損害胰島的胰島素分泌功能或減弱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對人體血糖代謝非常重要。如果胰島素分泌減少或功能減弱,就會發生糖尿病。當然,糖尿病也會導致血脂升高。高血脂和糖尿病並存時,往往很難分清誰是原因,誰是結果。所以,最近有人把糖尿病叫做糖脂病。
5、高脂血癥和中風
中風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危害極大。中風包括腦梗塞和腦出血兩種情況。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大腦供血障礙,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神經功能障礙。大量研究證實,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腦梗死與血清膽固醇升高有明顯的相關性。遺傳性血脂異常,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也是缺血性中風的重要原因。高甘油三酯血癥(TG)與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隨著血漿甘油三酯濃度的升高,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升高有助於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
腦出血是指腦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也是我國常見的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並存是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腦出血也與血脂異常密切相關。
因此,高脂血癥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脂血癥引起的腦動脈粥樣硬化是腦卒中的重要基礎。許多研究證實,積極的降脂治療可以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6.為什麽血甘油三酯升高會引起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壹種嚴重的消化道疾病,可引起胰腺壞死,導致患者快速死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很可能與血甘油三酯明顯升高(超過4 mmol/L)有關。上面提到的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也是最大的脂蛋白。乳糜微粒增多,容易形成栓子,迅速堵塞胰腺微血管的血流,從而導致急性胰腺炎。此外,過多的乳糜微粒、VLDL水解後釋放的脂肪酸和胰腺毛細血管床釋放的溶血卵磷脂超過了白蛋白所能結合的量,使胰腺細胞膜溶解,產生化學性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癥的人如果暴飲暴食容易患胰腺炎,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更容易患胰腺炎。很多血漿甘油三酯水平高的患者出現間歇性上腹痛,但血清澱粉酶未達到診斷胰腺炎的水平(尤其是既往有胰腺炎病史者),這可能是胰腺炎的早期表現。
7.脂肪肝和高脂血癥
所謂脂肪肝,就是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臟中沈積過多造成的。壹般認為,當脂肪在肝臟堆積超過肝臟重量的5%時,可稱為脂肪肝。當肝臟內脂肪含量達到肝重的5%~10%時,為輕度脂肪肝;如果達到肝臟重量的10%~25%,則為中度脂肪肝;如果超過25%,就是重度脂肪肝。
目前認為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如單純性肥胖、營養不良、糖尿病、酒精中毒、高血脂等。此外,內分泌失調、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激素類藥物、妊娠、術後小腸分流、長期腸外營養、癌癥患者化療、放療引起的放射性肝炎等都可以引起脂肪肝。總之,脂肪肝的發生確實與高脂血癥有關,但也有相當壹部分脂肪肝患者血脂不升高。
值得指出的是,很多人在肝臟b超檢查後被診斷為“脂肪肝”,這讓“脂肪肝”似乎成了壹種“時髦病”,引起人們的質疑與日俱增。究其原因,大概與脂肪肝的診斷標準不壹致,醫生對其診斷標準把握不夠嚴謹有關。
8.走路跛行和高脂血癥
人老了,經常抱怨自己耳背,頭暈,笨手笨腳。可見,老年人腿腳不便並不少見,間歇性跛行是老年人腿腳不便的主要原因。間歇性跛行是指行走壹定距離後小腿和大腿肌肉的疼痛,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壹段時間後才消失。腿部血管狹窄是間歇性跛行的原因。為什麽腿部血管狹窄會導致間歇性跛行?
當下肢血管正常時,運動後血管中的血液會增多,所以可以滿足運動時對血液和氧氣的需求。但是當腿部出現血管狹窄時,血管中的血液起初可以隨著運動而增加,但達到壹定程度後就不會繼續增加了。所以當活動達到壹定程度時,肌肉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產生缺血缺氧性疼痛。血管壁上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血管狹窄的直接原因。這種斑塊內有大量脂肪堆積,看起來像粥,所以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表面被纖維包裹,纖維從血管腔內突出,造成血管狹窄,就像河床上的泥沙沈積壹樣。但血管壁本身不能產生脂肪,斑塊中的脂肪來自血液中的脂肪,就像灑床上的泥來自流動的河水。血脂主要反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血脂越高,血管壁上沈積的脂肪越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管狹窄的風險就越高。因此,走路跛行也與血脂升高密切相關。
9、高血脂可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
血液粘度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血脂水平是主要影響因素。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都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於血液中。當血液中甘油三酯濃度升高時,血液中的大尺寸脂蛋白如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會導致血液流動時摩擦和阻力增加,即血液粘度增加。同樣,如果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顆粒就會增加,也會導致血液粘度增加。臨床上應用降脂藥物既能降低血脂,又能降低血液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