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人可能會給出無數答案。就布丁而言,來到廣州才真正明白美食之都的意義。它對不同地域的食物極其包容,對食材極其挑剔,對制作食物的工藝精益求精。這些都是廣州成為美食之都的基礎。
熟悉廣州美食的人大多都知道,在荔灣越秀白雲老區找到老字號美食的概率比天河蘿崗大很多。關於布丁有壹個不成熟的猜想。可能有兩個原因。第壹,老區的廚師和食客成為多年的近鄰。二是老師傅們為了讓鄰居吃到匠心獨運的產品,即使價格翻倍也堅持薄利多銷。
有店家堅持品質低價,食客堅持幫忙傳播的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中,其實核心是老街的人情味。很多失傳的粵菜,比如八寶鴨,桂花渣,都要去老街找,這樣才有希望找到這些失傳的寶貝。
位於荔灣區芳村兀顏姓橋的七香樓,就是這樣壹家老字號粵菜館。從五眼橋十字街走進小巷深處,我差點在芳村迷路。第壹眼看到齊翔大廈破舊的門面,基本就能知道,這樣的地方不應該強行要求任何環境和服務。
七香樓創立於上世紀80年代,和廣州的百年老店相比,只是小哥。但對於住在附近的街坊來說,幾十年來伴隨著風風雨雨。早上六點開門做茶市,中午晚上做飯。壹樓開個小門面做餅屋,逢年過節還賣粽子,充滿管理智慧。
第壹次來齊香樓是在即將過春節的冬天。夜市剛開始,沒有客人。樓下的奶奶們正在快速包粽子,看到我拿著四個粽子要買,趕緊制止。我沒看懂,但我奶奶對我說:“這個涼了好久了。妳等下壹壺,鮮壺更好吃。”壹瞬間真的對它感覺很好。
走到二樓,窗戶開著,四周通風,坐下來也沒人來招呼。就像在家裏壹樣,我去拿洗漱用的杯子、碗、筷子、水杯,然後老板娘出現在我身邊給我們下單。我點了招牌菜八寶烤鴨,青魚炒裏脊丁,荷蘭豆炒豬胗,三絲魚肚湯。其中八寶鴨和魚肚湯是功夫菜,手續非常麻煩。
八寶烤鴨要先將裸鴨去骨,再放入蓮子、百合、薏米、栗子、銀杏、香菇、鹹蛋、瘦肉、糯米,然後將鴨脖紮緊,畫皮,油炸,放入湯中燉幾個小時。切開後聞起來很香,吃起來像吃鴨子形狀的餃子。但是天氣太冷,鴨油和醬料很快就會凝固,影響口感。
魚肚湯20塊錢壹大鍋,但是工藝復雜。魚肚油煎好後,煨、煮、切絲,湯汁會很香,而且要推薄、勾芡到蛋羹裏。沒有任何步驟,魚肚不可能極其柔軟。素魚炒裏脊丁也不容易。鰣魚去皮後,取肉磨成光滑的魚,再揉成橄欖形的魚,沒有腰果馬蹄炸魚的味道。很好吃。
值得壹提的是,老板娘很健談。從我們下單開始,她就壹直勸阻我們不要點太多,並詳細介紹了各種菜的做法。我笑著問她,我們不怕偷老師嗎?她回答,現在的年輕人怎麽受得了這種麻煩?不怕妳偷師,就怕手藝失傳!
聽說布丁微酸,無語,只好過來多吃幾次。
另外,夏天吃會比冬天的體驗好,因為蔬菜不會那麽快結冰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