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是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洄遊性珍貴經濟魚類。他們生在河裏,長在海裏,最後又回到河裏。每條三文魚重六七斤,肉厚刺少。三文魚子更為珍貴,黃豆大小,金黃透明,像珠子壹樣,是國宴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三文魚又稱大馬哈魚,主要分布在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北太平洋的小區域。這是壹種逆流而上的魚。因其“生在河中,長在海中,又死在出生地”的習性,被譽為落葉歸根的海外兒女。20世紀50年代及以前,綏芬河、圖們江、松花江、黑龍江上遊洄遊的三文魚在國內很少見,80年代松花江、烏蘇裏江中遊洄遊的三文魚也很少見。近幾年,國內只有東極富源壹家獨產,拓源產的魚子顆粒飽滿,正好成熟,色澤純正鮮美,品質優於日本和俄羅斯。不僅在中國供不應求,在歐洲市場也享有很高的聲譽。
壹條四歲的成年鮭魚產下3500-5000個卵,每個卵都有黃豆那麽大,紅瑪瑙那麽亮。它富含磷酸鹽、鈣維生素Atx和維生素D,每三個雞蛋相當於壹個雞蛋的營養價值。
富源三文魚
地域範圍
富源縣位於祖國東北邊陲,東經133 40′—135 5′20″,北緯47° 25′30″—48° 27′40″之間,總面積6262.48平方公裏。俄羅斯東、北面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南臨饒河,西臨同江。我縣境內黑龍江、烏蘇裏江幹流全長268km,魚類資源豐富,共有魚類21科、72屬、105種,其中經濟魚類59種。富源縣包括海清鄉、瓜集鎮、通江鄉、富源鎮,水面26753公頃,是三文魚的重要繁殖場,年產量30多噸。
產品質量特性
1,外部感官特征:富源三文魚(秋鱖魚),略似紡錘;從後腦勺到背鰭基部前方,頭部逐漸擡起,頭側扁平,吻部突出,略彎曲。嘴巴很大,形狀像鳥嘴。繁殖期的雄魚尤為顯著,它們像鉗子壹樣向對方彎曲,使得上下頜骨不匹配。上下頜有壹排鋒利的牙齒,牙齒鋒利,向內傾斜。除了下頜前端的四對牙齒,其余牙齒都很小。脂質鰭很小,位置非常靠後。尾鰭深深分叉。生活在海洋中時,體色為銀白色,進入河流後不久,顏色變得非常鮮艷。背部和側面先變成黃綠色,然後逐漸變暗,呈青黑色,腹部為銀白色。車身側面有8-12橙紅色婚禮條紋。雌魚較粗,雄魚條紋較大,吻部、頜部、鰓蓋和腹部為青色或深色,臀鰭和腹鰭為灰色。這是壹種兇猛的食肉魚。肉質細膩紅潤,洗凈蒸熟,既有海鮮的美妙口感,又有河鮮的味道。好吃,好吃,吃了難忘。2.內在品質指數:富源三文魚不僅是黑龍江省大型珍貴特產魚類,也是我國珍貴淡水魚之壹。其蛋白質含量≥ 20%,鈣含量≥50mg/kg,磷含量≥1500mg/kg,鎂含量≥200mg/kg,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此外,它還含有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它的蛋晶瑩剔透,像珍珠壹樣,富含磷酸鹽、鈣和維生素A、D,是公認的盛宴。將其腌制成“三文魚籽”,就是在國際市場上很有名氣,在歐美大眾中很受歡迎的“紅魚籽”。3.安全要求:富源三文魚應符合GB/T18407.4-2001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產地生產環境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水質;產品執行標準NY5053-2005無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