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前把荷蘭豆種子放進水裏泡上大約8個小時。然後準備大壹些的花盆或者長條盆。播種的時候可以密壹點,後期也可以間苗。種子上面覆蓋兩厘米左右的土。
2.澆透水,大概五六天就可以發芽了。
3.長到20厘米高的時候就可以搭支架了。記得這個時候要追肥,經常施肥讓它長的更好。開花之後20天左右就可以結荷蘭豆了,可以采收的吃了。
擴展資料
種植技術要點
1、光照
荷蘭豆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長時間的光照,因為幾乎所有品種的荷蘭豆在長時間的光照下可以將開花時間提前,如果沒有足夠的光照時間,那麽其開花時間就會被抑制。所以想要種植出高品質,早熟的荷蘭豆要保證種植過程有充足的光照時間,但是有壹些品種對光照時間並不嚴格。但是在後期的結莢期時還是需要壹定的光照時間的,光照強度也比較大,不過不能讓其長時間處在高溫的環境下,最好是在春夏換季時再進行種植。
2、土壤
荷蘭豆對土壤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不管是沙質土壤還是粘性土壤都能正常生長。但是想要取得高品質高產量的荷蘭豆,還是需要將其種植在有機物質豐富,PH值適中的土壤中。土壤PH值是對荷蘭豆有較大影響的,當PH值低於5.5的時候,荷蘭豆雖然能夠正常生長,但是也會加大病害的發病率和降低座果率。所以這種土壤要適當的進行中和,註意土壤中的保水排水性,土壤積水不過多。
3、水分
荷蘭豆的生長是需要大量的水分的,特別是在種子發芽出苗期間,如果沒有充足的水分,使種子沒有水分膨脹,影響發芽率和出苗的時間。到了苗期的時候,其需水量也就逐漸下降了壹些,在中期開花時,需要空氣中有較大的濕度含量。如果在豆莢的生長期沒有足夠的水分,讓其長時間處在高溫幹旱的環境下,會造成豆莢早熟,對質量與產量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4、施肥
荷蘭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濕,結莢後期減少澆水,每采收1次追1次肥。
5、病害防治
荷蘭豆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與霜黴病,在播種前可以將種子浸入藥劑進行消毒。播種完後可用多菌靈與甲霜靈噴灑進行防治,如果有病株產生,應立即拔除與其他病殘體集中燒毀,減少傳染源與病菌源,註意園間衛生與濕溫度,及時拔除雜草,溫濕度控制不當也是影響病菌滋生的重要原因之壹。
6、適時采收
荷蘭豆由於生長的季節與種植的方式不壹樣,采收的天數差距也很大。例如在夏季種植時,由於氣溫高,豌豆莢的生長速度較快,從播種到成熟也只需要半個月左右。但是在冬季種植時,氣溫低,從開花到采收可能需要壹個月左右。所以我們要根據妳對豌豆的實際用途去采收,例如妳是要采食用荷蘭豆,豌豆莢已經鼓起來,用手捏感覺果實較大,這時便可以采收了。
參考資料:
荷蘭豆——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