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雲洞,是福建省莆田市的壹個景點,這裏的風景十分秀美,但知道的人卻不多,只有莆田市以及周邊地區的人知道這個景點,連省內其他地區,都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個景點,不過天雲洞雖然冷門,但卻是壹個值得壹來的地方。
天雲洞位於莆田大蚶山上,是莆仙四大祈夢勝地之壹,因為常年被海霧籠罩,置身其中,仿佛身處九天雲海之中,所以得名“天雲洞”,當地人也將它稱為“仙公洞”,壹年四季都有信徒來這裏向仙人祈求“仙夢”。
天雲洞的奇穴怪石
關於天雲洞的由來,相傳蚶山遠古時代原為海底壹巨礁,後因地殼變遷,升出海面,其歷千年浪淘潮蝕,成為今日巖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的奇景,而天雲洞就是之壹,天雲洞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徑曲”四點而著名,風景秀美又險峻,古樸而典雅。
天雲洞的面積有400平方米,是壹個不大的區域,區內的景觀卻不少,天雲洞***有景點60多處,有九仙洞、觀音亭、羅隱廟、恒山草堂、三十六石碟、第壹山、淌水巖、致雨龍池等奇觀,還有風動石、駱駝石、覆船石、龜蛇石、雙鰲石等怪石林立。
天雲洞最著名的景點則是“三十六碟”,在幾百平米巨石頂面上,錯落著似盤、碗、碟、湯匙等食具形狀的天然石窟,這些石窟形象惟妙惟肖,讓人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此有傳說,這曾經是仙人聚會的地方,而這“三十六碟”,則是仙人留下的痕跡。
在“三十六碟”不遠處,又是壹些駱駝、鷹、狗等石像群,這些石像極為傳神,神態逼真,仿佛是時光瞬間定格,而這些動物還保留著自己的神態,仿佛將要進行下壹步動作,即使說是出自最精巧的雕刻師之手,也是令人信服的。
風動石,也是當地十分著名的壹塊奇石,這是壹塊元寶形狀的巨石,重量達到數十噸,然而壹陣微風也能讓它擺動起來,遊客也可以用手推這塊巨石,巨石左右搖擺卻依舊維持著穩定的狀態,在動和穩定中,維持著完美的平衡,而在風動石的周圍,也圍繞著許多形似動物的石像。
祈夢聖地——天雲洞
天雲洞是當地有名的祈夢聖地,每年都有許多人來到這裏,期望得到神仙的指點,而並不是某壹個教派的人有這個習慣,道、釋、儒都有人來到這個洞穴之中,他們雖然所信仰的不同,但卻能和平相處,這也是當地神奇的地方。
天雲洞環境清幽,洞中水草能發香氣,是附近地區有名的洞天福地,也正因為如此,也成為許多隱士,修者喜愛的地方,他們也修建了不少的殿堂閣樓,有通明殿、孔子殿、同道寺等等,樓閣修建之處都是地勢險要,倚峰傍石之地,僅僅有400多平方米的面積,卻密集的分布了各種建築。
雲天洞和閣樓之間,曲徑通幽,天然的洞穴和建造精巧的亭臺樓閣卻能顯得非常和諧,既有自然的活潑清朗之氣,又有建築的精巧之處。這也是天雲洞獨特的魅力,天然石窟中,卻見人文氣息,唐朝詩人羅隱在此遊玩時,就稱呼這裏“滿山皆秀”。
摩巖石刻
摩巖石刻是天雲洞200米外的壹個景點,在天雲洞路旁左側有壹塊巨石,巨石上刻著“致雨龍池”四個大字,石下有壹眼活泉,相傳是南宋幼帝與丞相陸秀夫南奔經莆留跡處,而“致雨龍池”這四個字相傳是丞相陸秀夫所留下,這口泉眼也被稱為“龍池”,在龍石下行數十步,就可以看到“恒山草堂”遺址,這座草堂修建於清朝初年,是邑儒陳恒山吟讀課徒、隱居修身之處。
天雲洞的旅遊感想
天雲洞是大蚶山上的壹個景點,雖然只是大蚶山眾多洞穴中的壹個,但壹個小小的石洞之中,不管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歷史,應有盡有,是大蚶山上最出彩的景點之壹,雖然並不是壹個非常出名的景點,但它歷經千年時光的洗刷,如今依舊靜靜地等待著遊人的探訪,雖小,卻有其獨特秀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