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茸 三 杈 二 等 品 2700元/公斤
吉林梅花鹿茸 三 杈 統 貨 2680元/公斤
梅花鹿茸蠟片 壹 等 品 18000元/公斤
梅花鹿茸白粉片 壹 等 品 4500元/公斤
梅花鹿鞭 全件 600元
梅花鹿筋 精選壹級 160元/公斤
梅花鹿胎膏壹等品 350元/公斤
還有妳需要的
梅花鹿養殖技術
鹿的全身都是寶。養鹿不僅能生產藥用價值極高的鹿茸,還可以生產多種副產品,如鹿胎、鹿心、鹿血(茸血、心血)、鹿筋、鹿鞭、鹿尾、鹿肉等。躍進農場九隊趙佐緒,1998年開始養鹿,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近百只梅花鹿每年獲效益20余萬元。現就適合北方氣候、飼料資源特點,將趙佐緒的梅花鹿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品種與形體特征
現在梅花鹿多是東北梅花鹿和人工選育培養的雙陽梅花鹿、西豐梅花鹿、長白山梅花鹿。梅花鹿茸的品質優於其它鹿茸。梅花鹿壹般1.5—2.5歲性成熟,適合配種年齡為2—3歲,每年秋季9至10月發情,10月為發情旺盛期,母鹿發情周期平均為12天,持續12—36個小時,妊娠期230—250天,第二年5—6月份分娩,每胎壹般產1仔,偶而也有2仔。梅花鹿食性廣,采食各種植物和喬灌木的嫩枝葉;且耐粗飼,適應性、生活力、抗病力都很強。
鹿場設計與建造
鹿喜歡棲息於寂靜而又隱蔽的場所。鹿場的地形應當是地勢比較平坦,稍有向南或東南傾斜的小坡度,這樣便於排水和保持鹿場幹燥。要避開喧鬧、汙染的環境,在避風、向陽、有利於排水、土質堅實、透水性好、無汙染的沙質土壤上建造最好。鹿場與居民區應保持壹定距離,應遠離牛羊圈舍,以減少疫病的發生。
鹿舍是圈養鹿群采食、反芻、運動和休息的綜合性場所,應分公鹿舍、母鹿舍、育成鹿舍、產房、病鹿隔離舍等。壹個圈舍建築面積為長14—20米,寬5—6米;運動場長25—30米,寬14—20米,這樣大的鹿舍可養公鹿20—30只,或母鹿15—20只,或育成鹿30—40只,離乳仔鹿45—65只。養鹿戶可根據自家的條件適當縮小鹿舍面積。
種用價值高的和生產性能高的壯年公鹿應單獨設舍或擴大活動面積。三壁式鹿舍的房前檐距地面2.1—2.2米,後檐高度為1.8米左右。棚舍後墻留有通風窗,春、夏、秋季打開,冬季封嚴。鹿舍內的地面應前低後高,最低點應比運動場高3—5厘米,以防前檐滴水流入舍內。墻壁應留有後窗,無前墻,寢床可用木板寢床,保溫性能好,也可用磚、水泥磚鋪地或用石灰粘土、砂礫三合土夯實。運動場地面有磚鋪、水泥、砂壤土等幾種,最好以三合土或粘土作基地,然後再在其上加鋪含沙較多的泥土,使鹿群不易挖掘,這種地面的排水性也較好。產圈建於鹿舍的壹側或壹角,冬天保暖,夏天防曬,面積以6—10平方米為宜。另外還有圈門、隔柵、通道、圍墻。
鹿群餵飲設備包括料槽、水槽,鹿場還需要建飼料加工調制室(主要設備有料箱、泡料槽、鍋竈、水箱、粗飼發酵間、飼養人員休息室)、精料庫(以存放3—6個月的精飼料量為宜)、粗料棚(儲存幹樹葉、幹草、豆莢和粉碎後的農副產品)、青貯窖和常用機械設備。
鹿的飼養管理
完全圈養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飼料350—400公斤,需要粗飼料1200—1500公斤,需飼料面積0.1—0.2公頃。
1、以青粗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配合飼料時應以青綠多汁飼料和粗飼料為主,盡量利用本地價格低、數量多、來源廣、供應穩定的各種飼料,以降低成本。
2、合理搭配飼料。鹿在不同時期,對營養的需要有所不同,如公鹿在配種期、生茸期營養需要比母鹿多,母鹿在妊娠期、哺乳期營養需要更多。所以在飼養過程中,應提前作好飼料的供應計劃,認真地進行飼料調制,腐爛、發黴、有毒的飼料堅決不能餵。
3、定時定量飼餵。飼餵次數要相對固定,每天定時、定量餵給多類飼料,每次餵量要適當,如果餵量不足,餵後不久鹿又饑餓,不但不能安靜休息,也影響鹿的消化機能,所以不要忽多忽少。鹿具有發達的視、聽、嗅、味等感覺器官,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異常敏感,因此,建立鞏固的飼餵條件反射,對提高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具有特殊意義。在養鹿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飼餵的時間、順序和次數,不能隨便提前、拖後和改變。壹般情況下,飼餵時間隨季節而變化,但應保持相對穩定。飼餵順序在圈養方式下,以先餵精飼料後餵粗飼料為宜,飼餵次數以每天3次為宜,冬季白天2次,夜間1次。
4、保持飼料量及種類的相對穩定。鹿對采食的飼料具有壹種習慣性,瘤胃中的微生物對采食的飼料也有壹定的選擇性和適應性,當飼料組成發生驟變時,不僅會降低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而且還會影響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和繁殖,進而使鹿的消化機能紊亂和營養失調。因此,在變換飼料時必須逐漸進行。
5、充分供應飲水。飲水必須清潔。夏季天熱時應隨時添加清潔的飲水,冬季以飲溫水為宜,防止凍結。盡量為鹿群創造自由、隨意的飲水條件,保證飲水的充足。
我沒養過鹿,但給妳些資料。妳這樣找是找不到的!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