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素食令人頭腦特別靈活
西方科學家研究,人腦的細胞原來具有“正”“反”兩種的力量,二者產生交互作用,就有活動力。人們每次想做壹件事之時,“正作用”的訊息就傳出,與此同時,我們的大腦細胞又產生“不要做”的訊息,阻止進行,這個就是“負作用”。這樣壹個要進行、壹個要阻止,正反兩種作用在腦髓裏壹層高於壹層地撞擊不已。而我們要頭腦運作得好,思考能力強、判斷力準確,必須正反作用協調配合。若要達到這個境界,大腦的細胞壹定要得到它們所需要的養份。原來大腦細胞“正作用”“負作用”活動,主要靠麩酸提供動力(麩酸也叫做麥氨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壹種氨基酸),不過還要維他命B1和B12配合,才可以令大腦細胞發揮出“正作用”,同時,又要有維他命B6和泛酸(又叫做本多生酸)配合,才可以令大腦細胞發揮出“負作用”。而優質麩酸和維生素B族主要是從哪裏來?植物和谷物。
人的腦袋主要的成份是蛋白質。許多人因此有個誤解,以為只要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就可以“補腦”,過去幾十年,甚至營養學界誤以為肉類的蛋白質比較“優質”。事實恰巧相反:肉類確實含有大量蛋白質,但這些蛋白質是酸性的,人們吃多了,會而令體內的血液變成酸性。為了平衡這種對身體不利的情況,身體從各部分抽出鈣質來中和,又消耗大量維他命B1,結果造成全身鈣質及維他命B1欠缺,引起骨質疏松癥及其它骨骼問題,而且精神不穩定,頭腦活力遲鈍,血液循環欠佳。
那麽,究竟哪些蛋白質對人體最有利?植物類蛋白,這是因為它含很少酸性物質。蔬菜水果壹般都會令人體變堿(雖然有些水果表面上很酸),多吃會令我們的血液呈弱堿性,保持頭腦清醒。
大便暢通也是腦力充沛的壹個關鍵。理由很簡單:食物若留在腸子裏時間壹久,即會發酵變臭變毒,引起復雜的生物化學連鎖效應,導致全身受害,包括頭腦昏沈。凡是多纖維的食物,都有助於大便暢通,凡是魚肉類食物都有使大便滯留的傾向,因而從這點上說,蔬果也有間接令人思想敏銳的功效。
還有壹點非常重要,動物性脂肪黏著力非常強,這壹點我們可以在洗刷燉過肉的鍋並與素菜鍋比較就可得出。而肉食者的血管特別是毛細血管被動物油脂附著,變形細化,使血液流通不暢,大腦因而也運行不暢。這壹點我們從胖墩型的孩子壹般反應遲鈍上也可看出。
壹位醫生告訴筆者,維生素B1和C對腦部運作非常重要。吃素特別容易吸收此二者,結果活力充沛,頭腦清明敏銳。“吃肉不多的孩子特別聰明伶俐”——他說這是他多年冷眼旁觀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