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天吃什麽食物對胃不好?

秋天吃什麽食物對胃不好?

秋天吃什麽補脾胃?

第壹,蘿蔔

中國醫學認為,蘿蔔性涼味甘,入肺胃經,能消食化積,化痰清熱,下氣通中,解毒,用於積食、飽脹、小便不利等癥。可見蘿蔔在調理脾胃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說蘿蔔在秋季與人參競爭,對秋季消化不良、風熱感冒、扁桃體炎、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常見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推薦食譜:蘿蔔烤排骨

材料:排骨500克,蘿蔔500克,醬油20克,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糖5克,蔥8克,姜5克,澱粉5克,油50克。

做法:蘿蔔切塊,蔥切段,姜切片。炒鍋大火時,放油進去,放入蔥、姜、蘿蔔,炒至顏色最高,放入料酒、醬油、鹽、味精、白糖、水,放入排骨坯,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25分鐘,待汁濃味濃時,放入水澱粉,將汁全部掛在原料表面。

第二,紅薯

紅薯(尤其是黃心紅薯)是谷物中營養豐富的壹種食品。由於紅薯能為人體補充大量的粘蛋白、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C,具有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陰、和胃、暖胃益肺的作用。因此,常吃紅薯可以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預防膠原蛋白病的發生。

推薦食譜:玉米面紅薯粥。

材料:玉米粉100克,紅薯適量。

做法:100克玉米粉可以先用冷水調成糊狀,水燒開後放進去,再把切好的紅薯放在壹起,輕輕攪拌,防止玉米粉粘鍋底。煮粥用文火,中間點幾次涼水,最好不稀不稠。

第三,南瓜

秋天,皮膚變得粗糙幹燥。吃南瓜對保持皮膚水嫩很有幫助,因為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可以保護肝臟,有壹定的健胃作用。南瓜也適合腸胃不好的人。它含有豐富的果膠,可以“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和鉛,起到解毒作用。南瓜可以用來煮粥或者煲湯養胃。

推薦食譜:百合南瓜湯

配料:南瓜、鮮百合、枸杞、冰糖、蜂蜜。

做法:將南瓜洗凈,去皮去瓤,切成大塊,放入鍋中煮沸,放涼,放入榨汁機中,然後用蜂蜜打成絲絨狀;將百合去黑根,洗凈,打碎成小花瓣;枸杞洗凈浸泡備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枸杞、冰糖、百合燒開後轉小火煮,再放入南瓜即可食用。

第四,山藥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成分,能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對脾胃虛弱、厭食、乏力、腹瀉等疾病有食療作用;山藥中的尿囊素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對潰瘍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值得註意的是,山藥有收斂作用,便秘的人不宜食用。為了健胃,最好用鮮山藥煲湯,而且煮的時間不能太長,因為消化酶會被破壞,失去作用。

推薦食譜:山藥枸杞大棗粥

原料:山藥1,紅棗10,枸杞子20g,蓮子50g,大米30g,糯米20g,小米20g。

做法:山藥洗凈去皮,切段,去皮時要戴手套,否則皮膚容易癢。準備大米、糯米、小米、大棗洗凈。準備蓮子和枸杞。將大米、糯米、小米洗凈,放入有水的鍋中。枸杞、蓮子、紅棗洗凈,和山藥壹起放入鍋中。高壓鍋可以用鑰匙煮粥。根據妳的喜好,粥可以加糖吃,攪拌均勻。

動詞 (verb的縮寫)卷心菜

中醫認為,白菜味甘、性平,有健脾養胃益腎、通絡壯骨、益五臟、調六腑、補骨髓的功效。薏米、陳皮、蜂蜜燉白菜,可緩解胃脘痛、胃脘脹滿、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狀。白菜健脾養胃,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濕。而且白菜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具有緩解疼痛、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

推薦食譜:番茄土豆卷心菜湯

材料:白菜半顆,西紅柿3個,土豆1個,胡蘿蔔半根,水6碗。

做法:西紅柿洗凈,過頂,沸水焯壹下,去皮,切成小塊;土豆洗凈去皮,切成丁;胡蘿蔔洗凈,切成丁;白菜去皮洗凈,切成粗絲;熱鍋放少許油,放入西紅柿翻炒,加鹽繼續翻炒榨成汁;翻炒土豆和胡蘿蔔丁,倒入6碗水,煮沸。加入卷心菜,繼續煮,直到所有的材料都熟了。用鹽調味。

六、大白菜

大白菜性平,味甘。具有消食、解渴、促進消化的功效。經常食用能滋養脾胃,特別適合有胃潰瘍、消化不良、大便幹燥、小便不利、口幹等癥狀的人食用。大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可以刺激腸胃蠕動,防止大便幹燥。與其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相比,大白菜纖維更軟、更嫩、更美味。卷心菜還含有維生素U,可以保護胃黏膜,適合消化道潰瘍患者食用。

推薦食譜:排骨燉白菜。

原料:排骨300g,大白菜150g,蔥段15g,姜片15g,枸杞10g,鹽1小勺,醋1/2小勺,料酒1小勺,香油少許。

做法:排骨剁成小塊,洗凈,白菜洗凈,切成5cm左右的長段。將排骨用開水浸泡,洗去血沫,以免使成品有血腥味。將排骨放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水,加入姜片、小蔥、枸杞、少許醋和料酒煮至排骨熟透。然後加入卷心菜,煮熟。喜歡吃軟爛白菜的人可以煮壹會。最後可以根據個人愛好放鹽調味,再點壹點香油。

七、蓮藕

秋天是蓮藕上市的時候。秋蓮藕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是老年人秋季滋補脾胃的好食品。生蓮藕味甘,性寒,能清熱潤肺,涼血化瘀。蓮藕加工成熟後,性質由涼變溫,功能轉變為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特別是將蓮藕加工成藕粉,是老年人很好的食補,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具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的功效。平時脾胃不好的老年朋友,多吃點藕粉,或者在家自制藕粉。

推薦食譜:桂花糯米蓮藕

配料:蓮藕1節,糯米,桂花幹1克,冰糖約100克。

做法:糯米洗凈,控水晾幹備用,蓮藕洗凈,蓮藕節附近切壹小塊做蓋。蓮藕孔沖洗幹凈,將糯米放入蓮藕孔中,填滿米飯,將切好的蓋子放回去,用牙簽深深固定。將蓮藕放入鍋中,蓮藕加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桂花幹,小火燉100分鐘。將煮熟的蓮藕切片,即可食用。或者,把切好的糯米蓮藕在油裏略炸壹下,兩面煎壹下,吃的時候撒點糖。

八、大白菜

味苦微寒,養胃和中,清腸益胃。大白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鈣,還有磷、鐵、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還有壹種白菜,即卷心菜,其食物也是苦而平的,能益心腎,健脾胃,有止痛和促進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愈合的作用。

推薦食譜:蝦皮炒大白菜。

材料:1捆大白菜,壹把蝦皮,壹些蔥花。

做法:大白菜洗凈,切成5-6厘米長的段,用開水焯壹下。洋蔥切成蔥花,蝦皮用清水浸泡5分鐘後洗凈。在熱鍋裏倒油。油五成熱時,放入蔥花炒香,再放入大白菜翻炒。2分鐘後放入洗凈的蝦皮,翻炒幾下,出鍋。

九,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和營養。每100g新鮮食物含熱量91,蛋白質2.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0.5g,鈣14mg,磷43mg,鐵0.5mg,維生素C 10mg,維生素b 10.09mg,質地軟滑,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腸道疾病、肺結核、恢復期患者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好食品。

推薦食譜:芋頭蘿蔔。

材料:芋頭250克、蘿蔔250克、色拉油50克、鹽3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

做法:芋頭去皮洗凈,小的對半切開,大的切片,放入沙碗中,加水750毫升,大火燒開,小火煨熟;蘿蔔類蔬菜洗凈,切段,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撈出放涼;鍋放大火,放入色拉油,加熱,放入蘿蔔青菜,加鹽炒勻;加入芋頭、精鹽、味精、清湯100 ml,煮透入味,放入沙碗中,撒上胡椒粉。

養胃的方法

1,健康飲食

秋季膳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主。腸胃不好的老人,早上可以吃點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應多吃酸味果蔬,少吃辛辣食物,這對保肝益肺大有裨益。

2、調理脾胃

立秋後,我們應該盡量少吃冷食或生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那些脾胃虛弱的人。夏秋之交,調理脾胃要以清熱健脾為主,少食多餐,多食熟、軟而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油膩食物,秋季調理要註意清胃火,讓體內濕熱之邪排出大便,等胃火退去後再進補。

3.預防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秋乏是人體為彌補夏季超常消耗的壹種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無精打采等。預防秋乏最好的方法是適當運動,但註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預防秋乏。

4.預防秋燥

秋天雨水少,天氣幹燥,人體容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相通,肺氣過盛,容易導致津液不足,如津液不足的“燥”,如皮膚幹燥、咳嗽等。預防秋燥應以飲食調理為主,適當選擇壹些能潤肺清燥、滋陰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菱角、百合、銀耳等。

5.預防感冒

秋天感冒的次數越來越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其次,室內空調溫度不能太低,壹般25℃ ~ 27℃為最佳。秋季是疾病的高發期,壹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放松楊琪。現代研究表明,秋季早起可以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先躺幾分鐘,拉伸全身,防止血栓形成,也是很有意義的。

7、加強鍛煉秋季氣候漸冷,衣服不宜壹下子增加太多。也是增強身體對冬季寒冷氣候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秋天天氣涼爽,是鍛煉身體的好時候。尤其要註意耐寒鍛煉,如晨練、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

8.小心吃水果和蔬菜

夏天大量吃水果蔬菜,不會引起脾胃的疾病,但會降低腸胃的抗病能力。秋季吃大量的水果蔬菜,肯定會幫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能運化水濕,腹瀉、痢疾、便溏等急慢性胃腸疾病就會隨之而來。所以入秋後要少吃水果蔬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

9、適時進補

俗話說“秋補,冬殺虎”,但進補時要註意不要無病進補,亂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補虛,不是對虛損患者用補藥。虛癥又可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所以對癥下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會適得其反。還要註意適當進補,忌吃藥,提倡食補。秋季以滋陰潤燥為主要食補,如烏雞、豬肺、甲魚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核桃、蓮藕、秋梨等。這些食物與中藥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10,註意滋陰

秋季天氣幹燥,秋季要註意滋陰。秋季養陰,首先要多喝水,補充夏季流失的水分。第二,要接地氣。秋天要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公園,有助於養陰。第三,忌出汗。出汗過多會損傷人體的“陰”,所以秋季運動要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