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切菜的案子太短,每次切菜都腰疼。沒有準備蔬菜的空間,只能堆上所有的辣椒、蒜末、姜末和所有五香調料;調料倉離火太近,鹽罐每次拿起來都是燙的;刀架和筷筒很久沒清洗了,我懷疑上面的細菌比馬桶裏的還多;鍋太多放不下,烤箱微波爐都得放外面;下水道每隔壹段時間就會堵塞發臭;櫥櫃和我2歲時家裏的櫥櫃布局差不多。我真擔心蟑螂在裏面安家了。
所以我不喜歡我的廚房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壹年,我幾乎每天都在看廚房用品。洗碗機,廚余處理器,新的組合櫥櫃,更漂亮的碗,更方便的刀架,更簡單的調料盒,甚至很多我費盡心思組合出來的調料,幾乎都是寶貝。
這些都不能放在我的廚房裏。所以每次去廚房,我都很難說出廚房的美在哪裏。
從我記事起,廚房就是奶奶腐朽的碗櫃裏潮濕的味道,廚房角落裏泡菜壇子上密封水的味道,每次吃飯前喝米湯加糖的味道,吃到嘴裏的肥臘肉的味道。這些幾乎活在記憶裏的片段,構成了我對廚房的第壹印象。
上小學的時候,從擺地攤到在家開餐館,石門長沙前前後後都倒了。我壹直以為餐廳外面的廚房和家裏的廚房是壹樣的。
兩個竈兩個鍋,媽媽切菜,爸爸翻勺,這些都是標配,我這樣的孩子就是服務員,給大人端菜送飯。
在狹小的空間裏,兩個人無法轉身。簡易排氣扇的煙管常年蒙著壹層厚厚的黑油,還有鋥亮的案板,生蒜,大蔥,醬油,陳醋,糖,臘肉,只要妳能想到的味道。
直到我家最後請了壹個鄉村廚師開了小飯館,我才知道家庭廚房和商業廚房是兩碼事。
商用廚房很大,區域劃分的很清楚。猛火竈幾乎可以完成任何我想炒的菜。有魚蝦分開的冰箱,豬肉牛肉分開開,有壹個箱子裝滿了各種調料,常見的八角桂葉,喜歡的陳皮白芷,還有專門可以存放鹵水和湯的地方。
小徒弟們每天都會把自己需要的大蒜、辣椒、洋蔥洗幹凈切好。五花肉、裏脊肉、後腿肉、前腿肉、排骨都清洗幹凈,砍刀、菜刀都擦亮。只有師傅上臺,精致的菜肴才像流水線壹樣生產出來。
這樣的廚房幹凈整潔。沒人的時候,妳幾乎聞不到任何異味。按照大師的話來說,“如果妳能抓到壹只老鼠和壹只蟑螂,我就給妳錢”。
我以前覺得這樣的廚房在我心裏是很美的樣子。可閉上眼睛站在這麽幹凈的火爐前,我幾乎覺得無聊。
我擅長紅燒肉,椒鹽牛肉,鮮味蝦,但是換個廚房我幾乎做不出那種令人佩服的味道,哪怕是頂級廚房。
我和每壹個自信的業余愛好者壹樣,希望在每壹次烹飪聚會上,每個人都吃到我做的菜,眼睛會發光。
將燙過的五花肉切成大塊,用冰糖翻炒至濃褐色。先將五花肉放入姜蒜料酒三件套中去腥,然後瀝幹水分放入熱鍋中炒透。多余的油可以用來和面。將八角桂皮和花椒翻炒,倒入炒好的五花肉,加入糖色啤酒煮沸。這裏我會加幾片老陳皮來提味。
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又油又軟,壹口咬出濃郁的汁液,配上白米飯,再配上壹盤熱騰騰的生菜拌紫甘藍和炒花生,好吃極了。
在家裏,每次想改善夥食,總是少不了這道紅燒肉。在外面吃兩次,基本上就吃膩了,但是在家裏,我吃不厭。但是這樣的香味從熟悉的廚房裏消失了。
在社交網絡上,人們並不經常贊美富麗堂皇的餐廳,那些300元起價的菜品總是那麽“不可遠笑”。
我們說的更多的是胡同裏的煙火,我媽卻站在門口,沖著還在院子裏玩泥巴的我們喊:“滿仔,回來吃飯!”
那些壹直玩得開心的孩子們瞬間散開了,像脫了套的足球,向門口沖去。就像個傻子壹樣洗洗手,擦擦鼻子,上桌。
在酒暖耳熱的飯桌上,朋友們經常跟我說,最想念媽媽的味道。我會附和聲音,但是當我問我媽她的口味是什麽的時候,他們不同意。有的說是辣椒炒肉,有的說是栗子燒雞,有的說是啤酒鴨血腸蒜蓉炒臘肉。
我和他們不壹樣。我祖母把我養大。我清楚地記得炒馬齒莧。那種奇怪的味道從我吃第壹口開始就壹直留在我的舌頭上,以至於我出差回家的時候,路邊的飯攤上有壹盤冰涼的馬齒莧。我永遠不會放手。
而這些味道,母親的味道,家鄉的味道,都來自那個五尺見方的小空間。我們年輕的時候,個子矮,不成熟。如果大人只切菜,轉身去拿菜,就會把我們撞倒在地。奇怪的是,我們不會哭,只是拉著爐子看今天吃什麽。
如果他們有空,就會把我們抱起來,指著用了很多年的盤子裏的菜說,這是辣椒,這是大蒜,這是豬肉,這是牛肉,這是雞肉,這是蛤蟆(青蛙)。然後他們會把我們放下,要求我們乖,中午做我們愛吃的菜。
朋友經常說我愛做飯,但是我入錯行了。我應該學會做飯,成為壹名大師。我沒必要笑。我愛做飯,就像我們愛打遊戲愛看書,就像老舍先生愛前門那碗腐肉面。真的這麽好吃嗎?我不這麽認為。
廚房對我們來說是壹個神奇的世界。我們做的東西肯定沒有大師們專業,但我們就是愛做飯。我經常從烹飪中得到樂趣。上次挑了個好牛筋炸了做椒鹽牛肉。親戚朋友只吃了壹塊,就迫不及待地拿回家細細品嘗。
這樣的場景是我最滿意的,也是我廚房裏最美的地方。這裏不幹凈,煙花也沒有文人筆下的有紀念意義。我們最終記得的是從廚房端上來的壹盤盤美味菜肴。
沈宏非說,陳曉卿“無論在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妳問他哪裏有好吃的,他的手指總會自動指向家鄉的方向”,而這個方向最終會落到家裏的廚房裏。
小時候我們吃過各種從裏面出來的味道,鹹的,辣的,酸的,甜的,苦的等等。這些氣味在我們成長的時間裏打下了自己的印記,成年後的某壹天,這些印記會自動發光,讓妳忍不住去廚房尋找這種味道。
當我們從廚房吃完飯,笑著出來的時候,也許這才是廚房真正的美。